宗教改革運動的擴展
加爾文贏得了很好的口碑:班克羅夫特(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加爾文是美國之父。
菲利普•沙夫:加爾文成為歷史上最英勇的法國胡格諾派、荷蘭乞丐派、英格蘭清教徒、蘇格蘭誓約派和美國新英格地區清教徒前輩移民之父,他們都以為了良心自由的緣故可以犧牲世界上任何東西而聞名于世。
德國歷史學家蘭克(leopold von ranke)說:“加爾文是美國真正的立基者!狈▏鴼v史學家論到加爾文宗信徒時說道:“這些人是英國真正的英雄。他們建立了蘇格蘭,他們也建立了美國!边@些都說明了加爾文深遠的歷史影響力。
2、內容:
①堅持《圣經》絕對權威,反對教皇權威:在加爾文看來,《圣經》是按照上帝的授意寫出來的。因此,《圣經》的權威是至高無上的,教會和國家的權威也只能來源于《圣經》。和路德一樣,他認為“信仰耶穌即可免罪”,人們要想得救,只能靠自己的篤信;
②主張簡化宗教儀式: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共和長老制;簡化宗教儀式,只保留洗禮和圣餐;改組市議會,建立日內瓦政教合一的政權體制,使日內瓦成為加爾文歸正宗的堅強堡壘;
③主張先定論,宣揚選民或棄民(思想核心):“先定論”這一思想反映了早期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加爾文拿先定論來為資產階級發財致富作辯護,他說:“一個人之所以發財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勞,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賜。” 一個被上帝揀選的人,內心必然充滿了對上帝真誠的信仰,肯定會為了上帝而努力勤奮地勞動,過一種純樸節儉的道德生活。加爾文則把人的工作、日常生活以及一切世俗勞動,都看作是為了榮耀上帝的崇高目的,使得現實的經濟活動也獲得了神圣的意義,從而為資產階級的社會經濟生活提供了神學根據和宗教動力。他認為在發展生產,聚斂財富方面越成功的人,便是為上帝增加了更多榮耀的人,也一定是為上帝所揀選的人,也就能夠成為社會上越受尊重的人!跋榷ㄕ摗惫奈枇诵屡d資產階級的進取精神,因此恩格斯認為“加爾文的信條適合當時資產階級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加爾文“以真正法國式的尖銳性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資產階級性質”。
④主張選民要有奮斗精神,要具有簡樸、誠實、講信用等高尚美德:加爾文教派主張發財致富,支持商業和高利貸,崇尚節儉、主張克制欲望,鼓勵積累資金。據說,這一切都是為了上帝,為了靈魂的得救。
⑤主張建立共和式的長老制度,廢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煩瑣的宗教儀式:日內瓦的教會組織都是按照加爾文的設想組織起來的。教會設立四種職務:長老、牧師、教師、執事。長老一般是富有的市民,由世俗信徒選出,負責監督每一個人的生活。牧師為神職人員,負責解釋圣經,訓練與審查預備牧師,并施行圣禮。教師負責學校的領導工作,宣教事業和講授圣經。執事則由信徒選舉產生的不脫產的協助長老和教師的教會管理人員,主管慈善機構,負責救濟和醫療工作。教會的權威機構是長老會,或稱宗教法庭,由長老12人(小議會推舉2人、60人議會推舉4人、大議會推舉6人)和牧師5人組成。宗教法庭負責監督信徒的宗教生活和審理宗教案件,并找出應當采取的補救措施,每星期四舉行一次例會。還規定:星期天,除某些人需要留在家里照顧孩子或家畜外,壘家人都應去聽布道。如果有人在布道開始以后才到會,則予以警告。仍不改正,罰款3蘇。凡唱下流放蕩的歌曲,跳舞者,監禁3天,然后送交議會,對酗酒、賭博、吵架,放高利貸的人,也有相應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