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物體對信息的傳遞和調節
第3節內分泌系統中信息的傳遞和調節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內分泌系統中信息的傳遞和調節”第二課時,側重以信息為主線,討論生物體內部各器官系統之間的平衡,這是一個新的視角,把生物學范疇同自然科學融合,有利于學生對生命本質的探索和探究,辨證的認識生命。本節的關鍵問題:內分泌系統是如何調節動物生命活動的?教材從個體水平上闡述生物體的信息流動過程,介紹了內分泌系統在調節生命活動過程中激素的作用和特點, 對于激素的調節作用,教材分兩部分展開。首先介紹了激素作用的專一性(激素與受體的關系)和高效性(激素微量)。用圖示的方法,以胰島對血糖調節為例介紹內分泌腺對生理過程的調節過程。以下丘腦、垂體和甲狀腺之間的調節和反饋7,說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關系以及內份泌腺活動的調節和平衡。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人體激素的調節功能。2、理解激素作用的特點及內分泌的調節特點。3、理解神經和激素對機體的雙重調節。(二)過程與方法目標舉例描述內分泌腺反饋調節過程。(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感悟生物體平衡與調節的辨證關系。2、從信息角度感悟生命的物質特性。三、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1、激素調節特點及激素的反饋調節。2、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雙重調節。難點:激素的反饋調節。四、學生情況分析本校學生無論從認知心理或知識技能基礎上,都處于本市實驗性示范性學校的中下水平,學生雖精神面貌尚可,但對于生物這門學課,絕大多數學生課外預復習工作做得較差很少有學生抽出時間買些課外書來練習鞏固了。于是,怎樣提高課堂四十分鐘的效率是迫在眉睫的事。根據學生的現狀,在教學設計中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創設問題情景,配合小問題,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五、教學策略 以學生的學案為導學,教師應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從中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從中培養學生推斷思維能力,學習動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基礎上,培養學生辨證思維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提升,采用直觀、談話、討論的教學模式,利用課件輔助教學,學生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主動地學習,體現了自主性的教學原則,最后進行智能訓練,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六、教學流程設問:聽說過荷爾蒙嗎?名字是從哪里來的呢?英文單詞hormone的音譯。hormone的中文名字是什么呢?激素。你對激素的理解有那些呢?資料: 1975年8月,奉賢頭橋六組一農戶家著火,現場只有該戶一位60歲的老人在場,村民知道后全力滅火,但家里已燒得面目全非,奇怪的是一缸300多斤大米完好的從室內被移到了室外操場上,是誰搶出來的呢?大家相互看看,都在搖頭,老人說是我抱出來的,村民們不相信,他們請老人再抱一下,可老人無論如何拿不起來,那么到底是誰把這缸大米搬到室外操場上的呢?你認為這位老人可能嗎? 當你面臨緊急情況的時候? 眼 視神經 神經反射(交感神經興奮) 下丘腦 垂體耳 聽神經 軀體運動 心跳加速 腎上腺素等 腎上腺髓質 血壓增高 血管擴張 血糖濃度增加 呼吸加快 ……應激狀態:在神經與激素的雙重調節下往往會產生人體超常反應。板書:內分泌系統中信息的傳遞和調節————激素的調節作用列表回憶各種激素的主要作用、及激素異常造成人體平衡失調。一、激素調節的特點舉例說明:1、特異性;2、高效性;3、協調性。 二、激素的調節作用 案例分析1、協同作用:像這樣,不同激素對同一個生理效應都起作用,從而達到增強的效果,我們把它稱協同作用。案例分析2、拮抗作用: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關系就是拮抗作用。當血糖濃度高時,胰島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減少,兩種激素拮抗作用的結果是促進血糖合成糖元,抑制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降低;當血糖含量較低時,胰島素分泌減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兩種激素拮抗作用的結果是促進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促進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案例分析3、反饋調節: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當外界溫度下降的時候,下丘腦接受到身體受到寒冷刺激的信號,釋放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進入血液,這種激素作用于腦垂體,在此激素的作用下,垂體釋放促甲狀腺激素,使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甲狀腺激素能夠加速體內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產生熱量以維持體溫的恒定。血液中甲狀腺素超過一定量就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使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同時體溫的升高也會抑制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這種由后一步反應影響和調整前一步或者前幾步反應速率的調節方式稱為反饋調節。其中,起到促進作用的反饋調節稱為正反饋,抑制作用稱為負反饋。負反饋調節是激素調節的基本方式。練習第一題:•1、激素在調節過程中起到怎樣的作用?激素是信使,起信息傳遞的作用•2、激素調節的特點? 激素調節特點具有高效性和特異性•3、激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激素之間既有拮抗作用也有協同作用•4、激素調節的基本方式?負反饋調節是激素調節的基本方式第二題1.摘除成年狗的甲狀腺,可能出現的癥狀是(b )a.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加 b.體態臃腫,行動遲緩c.第二性征消退 d.食量增加、身體消瘦2.對動物和人體的生長及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代謝都起作用的激素是(c) a.甲狀腺激素 b.性激素 c.生長激素 d.胰島素 3.進入青春期后,男子聲調低沉喉結突出長胡須,這是下列哪種腺體分泌激素作用的結果(d) a.甲狀腺 b.胰島 c.卵巢 d.睪丸4.高等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調節是(b)a.神經調節 b.神經調節為主,激素調節為輔c.激素調節 d.激素調節為主,神經調節為輔5.神經系統調節與激素調節的區別是神經系統調節(a)a.更迅速 b.更持久 c.由循環系統傳導 d.與體內穩態的保持無關第三題為什么餐后血糖含量會有如右圖所示的變化?七、教學設計怎樣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思考、策劃和謀略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工作步驟。首先從創設情景問題設問法,引出激素。利用身邊的現實資料,結合上節內容,讓學生分析面臨緊急情況的時候,分析某種內分泌腺的資料→推斷該種內分泌腺或激素的生理作用(原理),運用原理分析相關的失調癥,關注科學知識的發展。關注體內信息的傳遞和調節,使身體產生平衡的意義。其次是通過特異性、高效性的分析,通過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的特點分析,搞清協同作用,通過血糖的平衡調控,搞懂拮抗作用,由于很抽象,采用趣味性教學,結合課件直觀圖解,使學生“活”起來、興奮起來。第三,通過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理解激素調節的正、負反饋調節,理解負反饋調節是激素調節的基本方式,同時理解激素和神經的雙重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