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數》教學設計
分數 實數
無理數 復數
虛數
3.教師總結:這張作者思路示意圖其實就是數的發展史,作者是按數的發展史來安排行文結構、進行“說數”的。
那么作者到底是怎樣將這個“數”說得準、說得好的呢?他“說數”的語言都注意了些什么呢?首先我們從科學小品的準確性特征角度把握文章的基本信息。(板書“準確性”)
三、分析文本(準確性、生動性)
(一)文章的準確美(是非搶答環節)
1.競賽規則:全班按座位分為四組,以組為單位進行搶答。題目公布后,各組成員若有知道答案的,立即站起來回答,不用舉手,誰答得快誰擁有答題權。要求不僅答對是非,更要在文章中找出理據。每組基準分為一百分,答對一題加十分,答錯一題扣十分。
2.搶答題:
①自然數的實物原型是十個手指。
②負數概念的形成與人類早期的商業借貸活動有關。
③虛數和虛數軸都是人們想象和創造出來的,并沒有實際的原型。
④整數、分數填滿了整個實數軸。
⑤整數包括正數、負數和零。
⑥無法用整數或者分數表示的數稱為無理數。
⑦圓周率是無理數,無理數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
⑧所有分數都可以化為小數,所有小數都可以化為分數。
3.答案: (主要讓學生動口說,教師只起到從旁指點和拔升之用。)
①錯誤。自然數的實物原型可能是十個手指。
②錯誤。負數概念的形成恐怕與人類早期的商業借貸活動有關。
總結:“可能”與“恐怕”均是表示“估計、也許、大概”的副詞。如果少了課本原文的這兩個詞,意思就變得絕對化,完全不容質疑了。在科學小品中,經常出現表示時間、范圍、可能等的副詞,如“往往”、“有時”、“一般”、“可能”、“絕對”、“根本”等。有時說話斬釘截鐵,很肯定;有時話說得很靈活、有分寸。這些詞恰恰顯示了科學小品行文的嚴謹與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