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教學設計
社會集體他人滿足個人的需要→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自我價值(索取)
我們如何理解貢獻與索取的關系呢?
由學生回答后總結:貢獻與索取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個人對社會做出了貢獻,推動了社會發展,就為個人索取打下了基礎;個人從社會那里得到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東西,又會激發起更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因此人生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是貢獻和索取的統一。
課堂訓練:請用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內容分析以下材料:
背景材料:在XX年的春天,中國科技界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獎金500萬元,體現了中華民族尊重人才的優良傳統。評審委員會專家都認為,袁隆平院士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雖然袁隆平也已七十多歲高齡,但他至今仍活躍在科研與生產實踐的第一線。他們榮獲大獎受之無愧。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
正是因為袁隆平院士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體現了其社會價值所在,他才獲得了社會的尊重和滿足,500萬元的巨獎就體現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人生價值包括貢獻和索取兩個方面,那么貢獻與索取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否是平衡的呢?
[情意互動,以誘達思]
觀看視頻資料:殷雪梅
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殷雪梅老師堅持了什么樣的人生價值觀?社會給予她什么態度?對此你有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
由此進入
2、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請思考:為什么人生的真正價值在對社會的貢獻?
想一想: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是什么?(學生回答)
教師引導:正確理解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是正確理解貢獻和索取對社會發展作用的基礎。請同學們思考:若貢獻=索取,貢獻<索取,貢獻>索取,社會會是什么狀況?
展示:若貢獻=索取(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止步不前)
貢獻<索取 (萎縮退化,不存在)
貢獻>索取(社會才能存在并得到進一步發展)
因此,從人生價值兩個方面與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關系來說
(1)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保障
鞏固:漫畫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
想一想:事物的性質是由什么決定的? (學生回答)
一個班長的人生價值是通過什么體現出來的?(由班長回答)
因此,從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的關系來說,
(2)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
鞏固:德國詩人歌德說過:“你要欣賞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增添價值。”這表明
a 任何人活著都有價值,有意義
b 欣賞自己的價值就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c 為社會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
d 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
思考:在實際社會生活中怎樣衡量不同人的人生價值的大小?
衡量人生價值大小的標準:享受的多少?占有金錢的多少?擁有職位高低和權力的大小?占有知識的多少?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多少?
比如我們用什么衡量班長和團支書的人生價值大小?學生回答。
因此,從在實際社會生活中怎樣衡量人生價值來說,
(3)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可靠標志
擴展:①你最崇拜的人是誰?為什么?
②列舉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他們為什么感動了公眾?感動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