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求索真理的歷程 學案
第六課 求索真理的歷程 學案
一、明確考點
1、實踐的概念和特點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3、真理的客觀性、具體性和條件性 4、真理和謬誤
5、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
二、考情分析
本課主要講了認識論的知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真理的客觀性、具體性和條件性;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等),其中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高考的高頻考點(XX年海南卷23題、江蘇卷35題以主觀題形式考查,廣東文基16題以選擇題形式考查)
三、基礎知識梳理
(一)人的知識從何而來
1、實踐及其特點
(1)含義:人們 的 活動。
①實踐是以 為主體,以 為對象的物質性活動 ②實踐是一種
活動
(2)特點: 、 和
(3)形式: 、 和
【對應練習】 ⅰ、(安徽卷10)新時期我國農村改革是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展開、遞次推進的,它經歷了從“大包干”到稅費改革,再到包括鄉鎮機構和管理體制等在內的綜合改革過程,從而大大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農村改革的歷程表明( )
①實踐是客觀見之于主觀活動 ②人類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
③認識的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④只有參加社會實踐才能獲得正確認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ⅱ、(海南卷22)“地球一小時”活動節約的能源雖然有限,但是當環保意識深入人性并化為自覺保護環境的實踐,就會對全球節能減排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這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