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改造主觀世界
教學目標:
識記: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改造主觀世界
理解:改造客觀世界,改造自然界,改造社會,改造思想
運用:運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辯證關系說明青年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
能力方面:分析、綜合能力
覺悟方面:改造思想的自覺性;樹立為人民服務思想
教學重點:在實踐中改造主觀世界
教學難點: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改造主觀世界的內容、核心
復習提問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自覺投身社會實踐,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有了切身體會,要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必須參加實踐,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自己思想、認識水平會有所變化和提高。為了進一步從理論上完善這一認識,我們來學習最后一框。
三、在實踐中改造主觀世界(板書)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24頁,并思考:
①什么是認識世界?認識世界目的是什么?
②改造世界包括哪些內容?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1、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兩項基本活動(板書)
(1)認識世界的含義(板書)
認識世界:就是正確地認識世界的普遍本質及其發展規律,正確認識我們所要了解的具體對象。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
(2)改造世界的內容(板書)
人類改造世界的活動包括兩個方面: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如何理解?
2、改造客觀世界(板書)
改造客觀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類社會。
(1)改造自然界(板書)
改造自然界,就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屬性與規律,變革自然物的原始形態,使自然界發生和諧的變化,創造出新的人工形態的物質資料,以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2)改造人類社會(板書)
改造社會就是要通過變革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或管理體制,改變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使社會面貌發生變化,不斷進步。提問:如何理解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活動相互聯系相互促進?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能動地反作用于生產力。改造自然的活動推動生產和科學文化的發展,從而推動著社會制度的變革和發展;正確地改造社會的活動調整和改變了經濟、政治、思想等各個領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必然推動科學文化的進步和社會生產的發展,從而也就推動著改造自然的活動越來越向縱深發展。楷體第7段的事例就已說明改造自然的活動,推動了社會環境的改變,脫貧致富事業的發展。
3、改造主觀世界(板書)
同學們閱讀課文125頁,回答下列問題:
①改造主觀世界包括哪些內容?
②在改造主觀世界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是什么?
③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改造主觀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改造主觀世界同客觀世界的關系。
(1)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板書)
在改造主觀世界中,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處于核心地位。所謂改造思想,主要是指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的其他精神要素都受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并在它們的支配下形成特定的精神活動的指向性。正常的人在社會生活中,雖然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并不會自發地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在實踐基礎上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克服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以及消極頹廢人生觀的影響,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襲,努力改造主觀世界才能形成。 李玉安是抗美援朝的英雄,隱功埋名40載以默默無聞的奉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在和平環境里繼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改造主觀世界成為一個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