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經濟、政治教學設計
《文化與經濟政治》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文化生活》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 文化與經濟政治
【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1.認識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2.理解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地位。
(二)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及比較分析的能力。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要戰略任務的重要性,從而增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的意識。
【重點難點】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及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
【教學主要思路】
根據新課程理念要求,本節課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按
照體驗感悟事實材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教學。
【教學方法】材料導析式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我們上一節課一起體會了文化的魅力。(簡單復習,引導學生回憶舊內容)。我們知道,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那么,他們之間有沒有一些微妙的關系呢?我們今天就要揭開這層面紗。
【新授內容】
二、文化與經濟、政治
材料一、據了解,為購買“超級女聲”節目冠名權,蒙牛乳業投入了2800萬元。在競得冠名權后,為了投放“超級女聲”標志的公交車體、戶外燈箱、平面媒體廣告,蒙牛又追加了將近8000萬元的投資。另據了解,XX年蒙牛向市場投放20億袋印有“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的產品,銷售額在20億元左右,其中廣告和促銷費用超過1億元。
材料二、在拉美和亞洲,一些流行歌星、影視巨星、能言善辯或外形很酷的候選人憑借著“劇場效應”,高票當選為議員或政府領導人。阿諾-施瓦辛格出生在奧地利,原先以健美為職業,后來步入影壇并主演了《魔鬼終結者》、《蒸發密令》等一系列知名動作片,他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強壯的男人”。在美國加利福尼亞 年10月7日舉行的歷史性的罷免選舉中,原任民主黨州長戴維斯被罷免,而共和黨候選人施瓦辛格則輕松地擊敗了民主黨候選人、副州長巴斯特曼特而當選為新州長。
探究1、“超級女聲”屬于什么現象?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
探究2、古代的皇帝雖然能夠成天載歌載舞,卻無法欣賞到我們今天的超級女聲,為什么?這種變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結論:
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其中,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和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和政治,給經濟和政治以重大影響。
材料三 、美國的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20年前還居于第12位,現已上升到第4位,美國的影視業,已成為全美居于前列的創匯產業,與其航天航空業和現代電子業并駕齊驅。在美國400家實力最強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業。
材料四、XX年,我國25至54歲勞動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97年,而美國為12.7年,日本為12.3年, 英國為11.9年,德國為13.5年。統計表明, 25至64歲的從業人口中,我國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學水平,而美國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
探究3、上述材料說明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當今時代,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在經濟發展中,人才、教育、科技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文化產業迅速崛起,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材料五、一位美國前總統說:“我們的政治和經濟聯系由于美國文化對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補充。這是一種我們可以利用的軟力量!贝呵飼r期的老子也說:“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