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主觀必須符合客觀
學生:老師可不可以這樣理解,意識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觀的,屬于物質現象。而人的思想是主觀的,屬于意識范疇。因為物質決定意識,所以客觀決定了我們的主觀,我們的主觀必須符合客觀,所以我們的主觀必須要從客觀實際出發。
老師總結:同學說得非常好。我們來看一下多媒體。
我們把剛才說的概括一下:
二、為什么要一切從實際出發(板書)
1、實踐證明(板書)
(1)從具體工作來看,這是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板書)
人們工作的對象,既是人們的認識對象,又是人們的改造對象。人們只有承認它的客觀性,從它的自身狀況屬性與規律出發,才能真正認識它、改造它,把工作做好。我們不要去做那些確實辦不到的事情,但是經過努力,克服困難能夠辦到的事情,只要對人民有利,就應該從實際出發堅決辦好。
(2)從黨的工作大局來看,這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地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板書)
“憶一憶”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內曾出現過右傾機會主義和“左”傾機會主義,使中國革命蒙受了重大損失。中國現代史上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王明“左”傾機會主義。其出現原因是什么呢?(多媒體)
學生:基本上不了解中國社會的實際.不了解中國的工人和農民,不懂得中國革命的規律,也沒有真正了解世界局勢的變化。
學生:“左”右傾機會主義在認識論上的共同特點是主觀認識脫離中國社會實際,主觀沒有正確地反映客觀,也就是主觀與客觀相分離。
2、理論要求(板書)
從一般的哲學道理來看,堅持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
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哲學依據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板書)
舉例:多媒體顯示
(提問):從實際出發要注意那些問題?(怎樣從實際出發)
例1:最近二中所處內務部胡同連續幾次在同一道路上施工,造成“挖了填”,“填了挖”多次反復給大家帶來了諸多不便,不少同學認為這是“神經病”施工方法。
例2:期中考試結束,老師找幾個成績好的同學介紹學習經驗,我們能不能完全照搬他的經驗?為什么?
例3:新聞背景:從開始,每年6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辦、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公布上一年度各地區萬元gdp能耗、萬元gdp能耗降低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和萬元gdp電力消費量指標(gdp和工業增加值采用XX年可比價計算)。公布的gdp能耗指標以國家統計局核定的數據為準。
評價上述內容在主觀符合客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問題上,給我們什么啟事?
學生:客觀實際往往是許多事實的總和,所以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從實際出發,多方面多角度看問題,全面分析實際。
學生:材料2說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點,不能完全照搬別人的方法,要根據個人特點制定學習計劃。要求我們對待實際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學生:客觀實際在不斷變化發展,所以我們對待實際要變化發展的看待。
老師總結:同學們歸納的這些方法非常好。從實際出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受到主觀和客觀條件的限制。要全面看實際、發展的看實際、具體的分析實際問題,使主觀符合客觀。
(精彩片斷:演繹拓展,層層遞進,步步上升,引導學生自己歸納書上的結論,培養學生的分析、評價和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