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活與哲學復習提綱(新)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看它是多。處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于和服務于整體。
2)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整體是由部分構成,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部分是整體的部分,主題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3)方法論:○1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2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3、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1) 系統的基本特征:整體性、有序性、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2) 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意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3) 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第八課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點
1、發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發展的;人類社會是發展的;人的認識是發展的。
2、發展的實質:發展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3、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1) 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為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2) 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為新事物戰勝舊事物必然經歷一個漫長和曲折的過程。
3) 方法論: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鼓勵、支持、保護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準備走曲折的路,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驗。
4、量變和質變的辨證關系(原理)
1) 量變和質變的含義:量變是指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指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
2) 量變和質變的辨證關系:◇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2質變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3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返,不斷前進。
方法論:○1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2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3反對兩個極端:急于求成和優柔寡斷。
緊跟政治課改 崇尚互聯共享,中學政治教學網與你同歷新課程改革!
第九課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1) 矛盾的含義:對立統一。(2)矛盾的同一性: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3)矛盾的斗爭性: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4)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沒有斗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的存在,事物同樣不能存在和發展;●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5)方法論:堅持一分為二的分析方法。(兩點論、兩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含義: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2)方法論: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事物,我們都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