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哲學》
2、《生活與哲學》課程的基本性質:
對高中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觀點的教育。明確該門課程不是一般的哲學概論。通過學習,使學生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全面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
3、《生活與哲學》教材的設計思路:
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為統領,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講述,融入到了社會生活、實踐的主題之中。從生活、實踐出發,以探究性活動為主導,通過案例考察、問題辨析、情境導入等方式,呈現哲學模塊的基本內容。 把哲學模塊的核心問題確定為:如何看待自然、社會(人生)和思維,如何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圍繞這一核心問題,全書從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探求、生活的方法、生活的選擇四個方面展開,即四個單元,每單元突出一個核心問題。如此層層遞進,大問題套小問題,全書形成一個“樹”形的問題串。
4、《生活與哲學》模塊四單元之間的邏輯聯系:
生活、實踐的觀點(哲學•哲學的基本問題 • 馬克思主義哲學)——如何認識世界: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物質 • 意識 • 實踐)——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聯系 • 發展 • 矛盾 • 創新)——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社會歷史的真諦 • 價值的創造和實現)。
5、《致同學們》:一共有六個自然段:
(1)、引入:由書名引入到了哲學與生活之間是否存在在一定的關系這個問題。
(2)、回答:生活與意識存在著一定的辯證關系,由此而肯定了生活與哲學的關系,因為生活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3)、遞進:僅僅有生活還不足以形成哲學,因為哲學是在生活與實踐中經過不斷的思索而形成的。
(4)、遞進:任何哲學不管是還是錯的,它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升華,但是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正確的,因為它能夠正確的探究到自然、人類社會與人的思維的一般規律。
(5)、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性。
(6)、熱情的口吻號召大家學習哲學。
四、我們如何閱讀這本教材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本教材分為單元、課、框、目四個層次。
◎單元是構成本教材的基本單位,每單元由單元導語、課文、綜合探究三部分構成。單元導語簡要地告訴我們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本單元的目的、意義。
◎課文是我們學習的主體內容,每課由課文導語和框構成。課文導語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本課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本課的目的、意義。
◎框是構成課文的基本單位,它由若干目構成。作為量化教學內容的基本單位,每框大體按1學時安排。
◎目既是構成框的基本單位,也是展示課文的基本步驟和環節。它主要由正文和輔助文兩部分構成。
其次,我們需要知道,正文和輔助文具有不同的功能。
◎正文是我們學習的主體內容。從形式上看,它由仿宋字和宋體字組成;從內容上看,它由探究活動和原理兩部分組成。探究活動是我們學習原理的必要環節,也是實現自主學習的重要路徑,它往往通過對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社會生活和文化現象的思考,使我們在思維中經歷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從中了解、領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