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這塊碑的背面,則刻著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戰(zhàn)士們,在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殺死了他們的首領——費爾南多•麥哲倫。由此,拉普拉普成為擊退歐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賓人。”
從這座奇特的紀念碑,說明文化遺址保護的文化意義。
[解析] 考查《文化生活》中文化遺址的相關知識,主要是課本知識的識記。
[答案] 文化遺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標志,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遺址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遺址對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文化遺址對于還原和客觀評價歷史具有史實證據(jù)的價值。
1.古代兩河流域人民在法律與天文學上的成就,古代埃及人民在建筑與醫(yī)學上的成就,古代中國人民的四大發(fā)明,古希臘人的哲學與藝術(shù)成就等,都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因此,我們應該 ( )
a.堅持民族平等的原則
b.尊重本民族的文化
c.尊重和保護不同的民族文化
d.實現(xiàn)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答案] c
2.世界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從民族節(jié)日和________中,人們能夠深切地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 )
a.文化遺產(chǎn) b.自然遺產(chǎn)
c.春節(jié) d.體育項目
[答案] a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這說明 ( )
a.世界文化有人類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規(guī)律
b.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征
c.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征,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d.文化的多樣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案] c
4.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tài)度是
( )
a.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fā)展本民族文化的內(nèi)在要求
b.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xiàn)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c.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于另一個民族或國家
d.既要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答案] d
5.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________的原則 ( )
a.相互尊重 b.一律平等
c.共同發(fā)展 d.求同存異
[答案] b
6.材料一 中西交往源遠流長。海納百川,廣交朋友,兼收并蓄,這正是中華文明連綿不斷的源泉。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文化呈現(xiàn)出強勁的交流勢頭,日益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化格局。
材料二 我國著名人文學家費孝通曾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應怎樣對待文化的多樣性?其原因有哪些?
[答案] (1)①在經(jīng)濟全球化浪潮的今天,人們對待文化多樣性,首先必須有正確的態(tài)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fā)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②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世界各國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發(fā)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