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三課《時代精神的精華》
點擊下載:本課課件
【課標再現】
內容目標
提示與建議
一、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
1.3分析實例,說明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明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人類認識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例如,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對當時社會歷史發展的作用;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對近代西方社會進步的影響。
¨
¨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開啟了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
¨
¨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時代的產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理論。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
(1)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2)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來源。
(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即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的三個統一,唯物主義與 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理解
(1)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哲學作為思想文化范疇是對經濟和政治的反映,同時又反作用于經濟和政治;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2)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代的關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有著深刻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對時代問題的科學解答,是時代精神的精華。由于當今時代仍然沒有超越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察問題的視域,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并沒有過時。
(3)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在實踐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4)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產生了三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
3.運用
(1)運用哲學與經濟、政治和文化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說明哲學對社會變革和發展的先導作用。
(2)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分析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人類認識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根據19世紀中葉的社會歷史背景,分析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哲學與時代精神關系的思考和學習,培養學生的時代感和使命感,使學生對社會歷史問題的觀察從一般的經驗層面上升到比較深刻的哲學層面,學會自覺地運用哲學理論觀察、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基本特征的學習,培養學生鑒別理論是非的能力,進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分析和解決生活實踐中的問題。
(3)通過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產生的三大理論成果的學習,培養學生運用發展的眼光觀察問題的能力,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