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第三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教育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憶目標
(1)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2)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來源
(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2、理解目標
(1)哲學與時代的關系
(2)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代的關系
(3)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
(4)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3、運用目標
(1)運用哲學與經濟、政治和文化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說明哲學對社會變革和發展的先導作用
(2)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分析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人類認識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根據19世紀中葉的社會歷史背景,分析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哲學與時代精神關系的思考和學習,培養學生的時代感和使命感,使學生對社會歷史問題的觀察從一般的經驗層面上升到比較深刻的哲學層面,學會自覺運用哲學理論觀察、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基本特征的學習,培養學生鑒別理論是非的能力,進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分析和解決生活實踐中的問題
3、通過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產生的三大理論成果的學習,培養學生運用發展的眼光觀察問題的能力,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遇到的問題。
三、德育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抽象的哲學”其實并不脫離時代,真正的哲學恰恰對時代問題的“理論解答”,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使學生關注時代,關注現實,熱愛生活。
2、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有著堅實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基礎,它是人類思想發展的結晶,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而激發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觀點,要培養學生在實踐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科學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4、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學生要在實踐中活學活用馬克思主義,培養與時俱進的品格。
教學重點難點:
1、哲學與時代的關系(重點)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重點)
3、實踐的觀點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重點、難點)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重點)
教學課時安排:3課時
【導入新課】
德國人和中國人一同坐火車從德國的法蘭克福去巴黎。途中上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將手里端著的魚缸放在空座上。德國人開始發問:“您能告訴我這魚的名稱嗎?它在生物學上屬于什么類別?它在科學上的意義又是什么?”中國人則問:“這種魚是紅燒好吃,還是清蒸更好吃一點?”這一故事體現了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這一差異也折射出中西方哲學上的差異。
西方哲學起源于古希臘哲學,表現為對各種現象之后的原因的關注和對確定性的追求,強調理性認知。中國哲學主要是儒家哲學,主要集中在政治倫理方面,表現為對人的關懷和規范,強調感性體驗。中西方哲學為何出現這樣的差異?哲學與政治、經濟有怎樣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