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最新理論成果。從哲學方面說,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的新境界。
【相關銜接】p23 “三個代表思想”的內(nèi)涵
【圖表】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理 論
成 果 產(chǎn)生條件 主要貢獻 主要內(nèi)容 三者關系
毛澤東
思 想 馬列主義和中國革命、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chǎn)物 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 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精髓:實事求是
都是馬列主義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chǎn)物,都是馬列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三者與時俱進,又一脈相承。
鄧小平
理 論
馬列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chǎn)物 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回答了落后的中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主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
(新境界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最新成果,是面向21世紀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本質: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
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
【補充】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chuàng)新,表現(xiàn)為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本土化和民族化。時代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相結合,探索中國特色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之路。本土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因地制宜地解決實際問題。民族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踐和中國文化相結合,運用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語言闡述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理論。中國共產(chǎn)黨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正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國情、中國文化相結合,為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本土化和民族化而不斷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的過程。
時代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chuàng)新 本土化
民族化
【注意】從圖表必須把握三點:
(1)馬克思主義是發(fā)展的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與馬克思主義是一脈相承的,而不是拋棄或離開了馬克思主義。
(3)這三大理論成果都蘊涵著深刻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蓬勃發(fā)展的同時,也遇到了當今各種思想流派的挑戰(zhàn)。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來都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潮的斗爭中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是劇烈變革的時代,是知識爆炸、觀念更新的歷史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要面對這些新變化,及時而科學的回答這些挑戰(zhàn),才能擔當起世界觀的指導作用,發(fā)揮改造世界的偉大功能。唯其如此,馬克思主義哲學才能真正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文明的活的靈魂”,才能永葆其強大的生命力。
【本課總結】一個概念(真正的哲學)、兩個反作用、三個條件、三個基本特征、三大理論成果
【布置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
2、第三課課后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