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三課《時代精神的精華》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抽象的哲學”其實并不脫離時代,真正的哲學恰恰對時代問題的“理論解管”,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使學生關注時代,關注現實,熱愛生活。
(2)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有著堅實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基礎,它是人類思想發展的結晶,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而激發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觀點,要培養學生在實踐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科學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4)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學生要在實踐中活學活用馬克思主義,培養與時俱進的品格。
二、教學重難點
1.哲學與時代的關系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3.實踐的觀點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三、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三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學生活動:“憶一憶”文化生活中涉及的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展示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圖片,引導學生 “從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角度思考為什么會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哲學景觀?”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經濟大發展和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經歷著深刻的變革。經濟上,井田制瓦解;政治上,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政治上:社會變革導致了階級關系的變化,新興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產生;部分奴隸主貴族改變剝削方式,成為新興地主;部分奴隸成為農民;部分奴隸主貴族經濟政治實力日趨衰落。文化上,經濟政治的變動造成文化的變動,文化特別是哲學極為活躍。)
二、正文
一、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
(一)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
〔引〕前面的活動告訴我們,作為文化組成的哲學也是一定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1.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學生活動:你能從不同時代的哲學思想中選取一個進行論證嗎?
舉例: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提出“自然狀態”和國家起源說,認為國家是人們為了遵守“自然法”而訂立契約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機器人,反對君權神授,主張君主專制。其中“人對人而言是豺狼”反映的就是資本主義早期經濟發展中人們過度重視人的經濟關系的時代反映。董仲舒的哲學建構,正是儒者反映時代心靈的特殊寫照,因為漢帝國建立之后,君權的絕對性已經使得所有的儒學理想非透過君王的教化不足以落實,因此思考如何使君王行仁政的方法成為了儒家價值之得以落實的關鍵要點,董仲舒一方面絕對化君權為君王是天之子故稱天子,另方面則立即藉由天對天子的制約權而約束天子,藉由天神對天子的賞罰譴告之說以恐嚇君王不得行暴政,從而約束君權,可為苦心孤詣唯天可知。
2.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why: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