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三課《時代精神的精華》
(無產階級為實現創立新社會的歷史使命,迫切需要一個能夠正確反映社會發展規律和無產階級利益的科學理論來指導。同時,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的豐富經驗,為這個科學理論的產生提供了現實的經驗)
(2)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有其自然科學的基礎
――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等
(自然科學的進步使人們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世界成為可能,因而從哲學上概括自然科學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辯證法性質的條件已經成熟)
(3)馬克思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
――在總結工人運動和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哲學辯證法思想的“合理內核”,拋棄了它的唯心主義;批判地吸收了費爾巴哈哲學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拋棄了它的形而上學,創立了嶄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從而把辯證法和唯物論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統一起來。
注: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先進思想成果的結晶,它批判地繼承了哲學史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優良傳統,而不完全就是德國古典哲學的機械相加。
舉例:文藝復興時期的特萊肖(1509—1588)是意大利的自然哲學家,是市民資產階級哲學的創立者之一。一生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反對中世紀的亞里士多德學派的唯心主義。他提出了“萬物本原是物質,物質是永恒的、不生不滅的客觀存在。”就很接近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
2.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意義(參p21)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開啟了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實現了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2)它是人類認識史上一次最為壯麗的日出,是人類認識發展結出的豐美碩果,哲學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3)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無產階級為代表的勞動群眾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學生活動:閱讀p20的活動材料,思考其中的問題。
(一是在自然觀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從總體上是相互分離的,古代樸素唯物論與自發辯證法有過某種結合,但缺乏科學根據。近代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分離的,出現了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辯證法。二是在歷史觀上,唯心主義當然堅持唯心史觀,而形而上學的唯物論由于不能理解社會生活的辯證性質,也在歷史觀上陷入了唯心主義,成了“半截子”唯物主義,使社會歷史領域成為唯心主義的“一統天下”。)
學生活動:閱讀p1/20—1/21,歸納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1.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實現了唯物論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堅持從實際出發認識周圍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分離,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它的唯物主義是辯證的唯物主義,它的辯證法是唯物主義的辯證法。
舉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在古代科學中曾有過自發的結合,但是很簡單。在近代二者卻處在分離狀態,唯物主義是形而上學的,而辯證法是唯心主義的。
2.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