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4.何看待甲乙兩種消費方式 ( d )
a.甲的消費方式優于乙的消費方式 b.乙的消費方式優于甲的消費方式
c.在買方市場時應適當鼓勵甲的消費方式 d.在買方市場時應適當鼓勵乙的消費方式
5.(•鹽城一調)時下“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已成為都市一大時尚,人們越來越舍得“花錢買健康”。對此,錯誤的認識是 ( c )
a.這說明我國的消費結構正發生變化 b.這將有助于促進我國服務業的發展
c.享受資料消費已成為人們消費的主流 d.這有利于提高個人生活質量
6.(•蘇州調研)江蘇省政府規定,從XX年2月1日起,本省農村居民持本人身份證明到指定銷售網點購買家電下鄉指定產品,可享受產品銷售價13%的財政資金補貼。這一舉措有利于 ( b )
①增加農民收入 ②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③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發展 ④抑制通貨膨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XX年1月4日,國務院出臺《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正式升格為國家戰略。旅游屬于 ( d )
a.生存資料 b.精神生活資料 c.發展資料 d.享受資料消費
8. 改革開放30年來北京城鎮居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變化表,此表直接表明北京城鎮居民(d )
年份 1979年 1999年 XX年
系數 57.9% 42.1% 30.2%
a.用于食品支出的數額減少 b.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
c.以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消費為主 d.消費結構不斷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9.XX年10月22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家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在第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指出:XX年前三季度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3元,同比增長9.3%,實際增長10.5%;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4307元,同比增長8.5%,實際增長9.2%,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總額89676億元,同比增長15.1%,實際增長17%,其中家具類增長32.3%,汽車類增長24.5%。這表明( d )
①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 ②預期收入影響當前消費支出 ③收入差距過大會降低總體消費水平 ④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升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節儉是傳統美德。經濟學家凱恩斯則提出了節儉悖論,認為節儉對個人、家庭來說是美德,而對社會來說則意味著支出減少,導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礙經濟發展,造成失業增加,收入減少。這啟示我們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