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
c.各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2)各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中華文化
(3)意義
各民族文化的異彩紛呈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三、小結
本課是在前面單元學習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中華文化的特點。文化的多樣性要求在交流中“取長補短”發展本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的繼承性要求在繼承中發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歸結到一點就是把握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謀求文化創新。那么文化創新首先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和評價我們的傳統文化,而本課的意義就在于分析我國傳統文化的兩個基本特征即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對源遠流長特征的分析是從歷史發展的過程性中探討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載體,并通過歷史過程的分析,得出結論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對于博大精深特征的學習則是從文化內容的豐富多彩、文化區域差異的各具特色和文化民族差異的異彩紛呈三個角度分析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
作業設計:
1.同步完成《評價手冊》
2.以一個地區文化的特色、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或是一個自己喜愛的文化形式為例,收集材料分析它的特點和發展史,從中體會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并進行課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