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第一框 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一、學習指導
(一)知識網絡
(二)課程標準要求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內容有:理解哲學與思想文化以及經濟、政治的關系,哲學與時代的關系。運用哲學與經濟、政治和文化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說明哲學對社會變革和發展的先導作用。分析實例,說明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通過學習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培養自己的時代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覺地運用哲學理論觀察、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
(三)學法指導
1.個案分析法。在學習“哲學與時代的關系”時,可以運用教材中所學的基本原理,聯系以往所學的歷史知識,選取個案進行深入的分析,進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個案可以在如下時期中選擇:戰國時期、文藝復興時期、法國啟蒙運動時期、五四運動時期等。在這些時期,人類思想文化得到了比較集中的發展,產生了很多優秀的哲學思想,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密切而又典型。
2.理論聯系實際。學習“哲學與時代的關系”時,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否則對兩者關系的理解就會停留在一個抽象的水平上。學生要熱愛生活,關注時代,從自己身邊的各種思想文化現象的變化中去領會時代的發展。
3.對比學習法。學生可以選擇兩個時代進行對比分析,看看這兩個時代的社會經濟、政治現象有什么變化,進而對比這兩個時代的哲學主題和哲學風格的差異。通過對比,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哲學與時代的關系。
二、知識點撥
(一)哲學與時代的關系
本課題為“時代精神的精華”,是在第一課“哲學與生活”的基礎上進一步講述“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問題是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鍵,學生可以從哲學與時代的一般關系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代的關系這兩個角度進行理解。
從哲學與時代的一般關系來看。首先,哲學來源于時代,是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哲學屬于思想文化范疇,是對一定社會和時代經濟與政治的反映,它的內容來源于時代。真正的哲學能夠反映自己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把握住時代的脈搏,正確地總結和概括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是時代精神上的精華。其次,哲學反作用于時代,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和推動力量。哲學可以通過對社會弊端、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學還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導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強大物質力量。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代的關系來看。首先,就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來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時代的要求,是對時代主題的科學回答,它的產生有著深刻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把握了時代的脈搏,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時代精神上的精華。其次,就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來說,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僵死的教條,它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壯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就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精神實質。
例題:下列關于哲學與時代關系的論述,錯誤的一項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