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教案全集
課題
哲學前言
目的
明確與哲學有關的一系列概念的相互關系
重點
難點
關鍵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部構成
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的關系
抓住名詞的內涵
教具
題篇等
書寫時間
10月 15日
考綱要求知識點
1、人類的2項基本活動。(世界是指)2、具體科學知識與哲學。3、哲學與世界觀。
4、世界觀與方法論。5、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6、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部劃分。
7、2對4派的分歧。8、唯物主義的3個發展階段及其各自的特點。9、唯心主義的2派。
10、主觀唯心主義的一個表現——主觀主義,其2個表現及各自的區別和聯系。
人類的2項基本活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包括客觀世界(自然界和社會)和主觀世界。
改造客觀世界,其中,改造自然界是為了自然更好地為人類服務,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改造社會是要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即建設和諧世界。)
改造主觀世界,包括3個組成部分,即改造思想(核心是3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改造提高認識和思維的能力、改造主觀和客觀的關系。其中,改造思想是最主要的部分。
一系列概念的相互關系:
1、具體科學知識與哲學:
區別——(認識的對象不同)具體科學知識是對特定領域的認識,哲學是對整個世界共性問題的認識。聯系——具體科學知識是前提和基礎;哲學為指導。
2、哲學與世界觀:
聯系——(認識對象相同)都是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區別——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學說,自覺學習才能具有;世界觀是零散的無系統的,人人自發形成的。
3、世界觀與方法論。 世界觀是觀點和方法;方法論是方法。
4、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哲學。
5、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部劃分。
2大部分——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
4小部分——辯證唯物論(一課)、唯物辯證法(2、3、4課)、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5、8課1節);人生觀和價值觀(6、7、8課2節)。
6、2對4派的分歧。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物質還是意識起決定作用。
辯證法(聯系、發展、全面、矛盾的觀點)和形而上學(孤立、靜止、片面、否認矛盾)
7、唯物主義的3個發展階段及其各自的特點。
古代樸素唯物論:以物質的具體形態代替物質本身。
近代機械唯物論:片面強調物質的作用,否認意識的作用。
現代辯證唯物主義:既唯物又辯證。
8、唯心主義的2派。
客觀唯心主義:神、上帝決定一切。
主觀唯心主義:人(杰出人物)決定一切。
9、主觀唯心主義的一個表現——主觀主義,其2個表現及各自的區別和聯系。
經驗主義:以自身的狹隘經驗去對待無限世界。
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只以書本的主觀知識去對待客觀世界。
小結:重點明確相關概念的相互關系。
人類的基本活動是?這里的世界是指?改造客觀世界和和諧社會的關系是?改造主觀世界包括的3個是?其中的最主要部分是?
2、具體科學知識與哲學。
3、哲學與世界觀。
4、世界觀與方法論。
5、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6、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部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