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教案全集
由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并接受實踐的檢驗,即由認識到實踐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
關系:第一次飛躍是第二次飛躍的準備,第二次飛躍是第一次飛躍的目的和歸宿。只有經過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才能發揮認識的作用,實現認識的目的,也才能使認識本身得到檢驗和發展。第二次飛躍比第一次飛躍意義更加重大。
(2)反復性:
實踐 認識 再實踐 再認識
2、認識發展的具體表現。
無論是認識的深化,認識的擴展,認識的推移,都是認識的發展。
(1) “深化認識”:復雜事物有若干層次,人們的認識由一個層次過渡到另一個層次。 (why)由于實踐條件的限制,人們在每一層次上的正確認識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把每一層次上的人們的認識,深化到下一步的認識中去。(how)
(2)“擴展認識”:客觀事物分屬于不同的領域,人們的認識從一個領域過渡到另一個領域。(why)不同類型的事物,不同領域的事物各有其本質與規律,人們應當不斷地擴展認識,以便在更廣闊的領域內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質與規律。(how)
(3)“認識的推移”: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人們的認識從一個階段過渡到另一個階段。(why)客觀事物的內容變化了,人們的認識也必須隨之變化。(how)認識應當隨著客觀事物的進程而向前推移,不斷研究新情況,提出解決新問題的方案。
認識總是要發展的,一切把認識固定化、僵化的觀點都是不科學的。
注意:認識是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一
(1)從每一具體認識、人的現實認識能力上看,任何認識都是有限的,任何認識都不是終極認識。由于受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的限制,每一個具體認識都只能是對整個世界一個層次上、一個方面上、一個發展階段上的認識,只能是相對正確的認識。人的現實認識能力也總是有限的,人類不能完全正確認識所有的事物,對每一個具體事物的認識也達不到終極認識。
(2)從認識的目的、人的認識能力的發展上,認識又是無限的。人類認識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人類改造世界的活動是沒有止境的,而且人類實踐活動不是機械重復的,而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因此,要求認識不斷發展,為實踐發展提供認識指導。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人的認識能力也是不斷發展的,因而人的認識能力會無限發展下去,不斷深化對世界的認識。
課堂小結:認識的根本任務和認識的發展。
板
書
設
計
認識論
一、認識
(一)認識的根本任務
1、what:感性到理性、現象到本質
2、why:3個
3、how:2個條件搜集感性材料(實踐)+科學思考(4個過程、科學的思維方法)
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和綜合(what why how)
合理想象和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what why how)
(二)認識的發展
1、兩次飛躍和反復性
2、具體表現:3個及各自的what why how
3、反對:
教
學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