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人們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利用對事物本質和規律性的認識去改造世界,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決心、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從失敗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1. 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板書)
不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那末,我們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是不是就能如愿以償呢?請同學們舉例說明。
教師小結:不能。例如長江上游伐木的人,那個“揠苗助長”的宋人,不是也“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嗎?甚至是極大地“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卻不能“如愿以償”,甚至帶來嚴重的后果,這就有一個如何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問題。
怎樣才能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與哪些因素、哪些條件有關?我們上學期講過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只有正確的意識才能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而意識能否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受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同樣,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受著主觀和客觀條件的限制。
2. 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的制約(板書)
(1)客觀因素(板書)
長江上游伐木的人,得到木材,有了經濟收益,這是他們的目的;但破壞了環境,造成了水土流失,淤高了河床,卻是他們始料所不及的。那個累壞了的宋人,更沒想 由于他的努力,造成了禾苗的全部死亡。造成這樣的后果,是什么原因呢?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這方面的客觀規律,從而違背了客觀規律。這是講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規律的制約。
客觀規律——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要按客觀規律辦事(板書)
是不是認識了客觀規律,就可以隨心所欲、馬到成功了呢?客觀因素中還有沒有什么因素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呢?
上學期我們學過,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事物發展規律也是和條件有關的,條件存在,規律就存在,就起作用。利用客觀規律改造客觀世界,就要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創造新的條件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不顧客觀條件,一味蠻干,也就違背了客觀規律,沒有不失敗的。同學們能舉出一些事例嗎?(如我們過去那些急于求成的“左”的錯誤。)所以,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還受著客觀條件的制約。
②客觀條件——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要從客觀實際條件出發(板書)
以上我們講了主觀能動性受著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的制約,但“制約”的只是不尊重客觀規律、不從客觀實際出發的冒險、蠻干,豈止是“制約”,還要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而對于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的人,則任君馳聘,“隨心所欲”。同此,我們可以看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僅受著客觀因素的制約,還受著主觀因素的制約。
(2)主觀因素(板書)
有哪些主觀因素?它們又是怎樣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呢?請看投影或小黑板。
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如何?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霜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究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這兩句話是誰說的,你們贊成誰的觀點呢?為什么?(在同學回答后,教師小結)我們不討論他們的是非對錯,只講一點,智叟與愚公的觀念不同,智叟對移山沒有信心,而愚公卻有著堅定的信心和決心。在移山問題上認識不同,兩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自然就大相徑庭了,愚公堅定地去移山,而智叟則要另謀“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