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五 遺傳的細胞基礎
專題五 遺傳的細胞基礎
1、考點解讀
一、考點盤點
內容 說明
(1)減數分裂
(2)受精作用 包括:精子細胞的形成過程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二、考點解讀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是減數分裂與生殖細胞的形成,減數分裂是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基礎,本節內容—特別是生殖細胞的形成過程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著本質的區別和聯系。
本單元學習的重心應該放在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的識圖與繪圖上,通過對近今年高考題的分析,我們明顯的看到,本章節在高考中占得比重比較大。
在一輪復習過程中,對本單元的復習要幫助學生理清減數分裂的過程,區別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的關系,減數分裂和遺傳規律的關系。復習本單元還要要求學生能具體、準確的區別和畫出每個時期的代表圖像。
考題的形式主要為選擇題和簡答題(圖表題)。這兩類題型均具不同程度的綜合性,且具有立意于能力測試的趨向。考查的重點就是減數分裂圖像去、曲線和有絲分裂圖、曲線的區別和聯系。
2、知識網絡
3、本單元復習方案
(1) 精子細胞的形成過程
【減數第一次分裂】
間期:精原細胞經過dna的復制和蛋白質的合成,體積稍稍增大,成為初級精母細胞。可見變化與有絲分裂是相同的。染色體復制的結果:dna加倍,染色體數目不變。每條染色體上有二個染色單體。
減ⅰ前期:
主要發生了以下變化:
1、同源染色體聯會,n對同源染色體形成n個四分體。
2、核膜及核仁消失。染色質縮短加粗成為染色體,出現紡錘絲組成紡錘體。
減i中期:
四分體(注意,一個四分體包含兩個染色體四個染色單體)整齊地排列在細胞中央。
減i后期:
1、同源染色體分開(注意著絲點沒有分裂)
2、同源染色體分別在紡錘絲的牽引下移向兩極
減i末期:
1.染色體分別到達兩極成為染色質。
2.紡錘體消失,核仁、核膜重現 。
3、細胞分裂為兩個次級精母細胞。
【減數第二次分裂】
減數第二次分裂與減數第一次分裂緊接,也可能出現短暫停頓。染色體不再復制。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有時還伴隨細胞的變形。
【前期】染色體首先是散亂地分布于細胞之中。而后再次聚集,核膜、核仁再次消失,再次形成紡錘體。
【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到細胞中央赤道板上。注意此時已經不存在同源染色體了。
【后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分離,兩條姊妹染色單體也隨之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這兩條染色體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
【末期】重現核膜、核仁,到達兩極的染色體,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兩個子細胞的染色體數目與初級性母細胞相比減少了一半。至此,第二次分裂結束。
(2)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1. 精子細胞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的區別
2. 幾個關鍵概念
1.減數分裂過程圖解
2減數分裂過程中dna、染色體等的數量變化
3. 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的區別
3. 圖像的判斷方法
4. 請畫出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核中染色體dna變化曲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