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七 遺傳的基本規律
(2)母嬰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兒溶血癥。原因是在母親妊娠期間,胎兒紅細胞可通過胎盤進入母體;剌激母體產生新的血型抗體。該抗體又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紅細胞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可引起紅細胞破裂。因個體差異,母體產生的血型抗體量及進入胎兒體內的量不同,當胎兒體內的抗體達到一定量時,導致較多紅細胞破裂,表現為新生兒溶血癥。
①ii-1出現新生兒溶血癥,引起該病的抗原是 。母嬰血型不合
(一定/不一定)發生新生兒溶血癥。
②ii-2的溶血癥狀較ii-1嚴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體已產生 ,當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時,母體快速產生大量血型抗體,引起ii-2溶血加重。
③新生兒胃腸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當溶血癥新生兒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 。
(3)若ii-4出現新生兒溶血癥,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
28. (09臺州中學三模)(22分)“假說—演繹法”是在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通過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釋問題的假說,根據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結論的科學方法。
(1)孟德爾以黃色圓粒純種豌豆和綠色皺粒純種豌豆做親本,分別設計了純合親本雜交、f1自交、f1測交的實驗,按照“假說—演繹”法(即分析現象—提出假說—檢驗假說—得出結論),最后得出了自由組合定律。孟德爾在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
①用于解釋實驗現象的“假說”是 。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有16種;遺傳因子組合類型有9種;f2代的性狀表現為4種: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數量比為9∶3∶3∶l。
②根據假說的“演繹”過程是:若上述假說成立,則 。
③在檢驗假說階段進行的實驗是 。
(2)果蠅體表硬而長的毛稱為剛毛,一個自然繁殖的直剛毛果蠅種群中,偶然出現了一只卷剛毛雄果蠅。已知直剛毛和卷剛毛是受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這只雄果蠅的卷剛毛性狀是如何產生和遺傳的呢?有一種假說認為這是親代生殖細胞中x染色體上的基因發生了顯性突變。請你嘗試再寫出兩種假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