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七 遺傳的基本規律
3.區分等位基因、顯性基因、隱性基因
等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
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
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
4.區分雜交、自交、測交、回交、正反交、自由交配
(1)雜交(×):兩個基因型不同的個體相交也指不同品種間的交配。植物可指不同品種間的異花傳粉。
(2)自交○×:兩個基因型相同的個體相交。植物指自花傳粉。
(3)測交:測交是讓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用來測定f1基因型的方法。其原理是:隱性純合子只產生一種帶隱性基因的配子,不會掩蓋f1配子中基因的表現,因此測交后代表現型及其分離比能準確反映出f1產生配子的基因型及分離比,從而推知f1的基因型。
(4)回交:是指雜種與雙親之一相交(其中―→雜種與隱性親本回交即測交)。
(5)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作為正交實驗.則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實驗(實際上兩種實驗是相對的,即前者稱反交,后者就是正交)。
(6)自由交配:在一定范圍內的隨機交配
基因分離定律的解題思路
1.顯隱性性狀的判斷
(1)據定義,雜種子一代顯現的親本的性狀為顯性性狀.未顯現的親本性狀為隱性性狀
(2)據f2的表現型判斷: 據性狀分離比:比例為3的是顯性性狀,為1的是隱性性狀;
f2中新出現的性狀為隱性性狀。
2.基因型與表現型的互推。
(1)隱性純合子突破法 隱性性狀一旦表現.必定是純合子(用bb表示)。因而由隱性純合子能推知其親代或后代體細胞中至少含有一個隱性基因。
子代至少含有一個隱性基因(b)
親代至少含有一個隱性基因(b)
然后再根據其他條件來推知親代個體或子代個體的另一個基因為b還是b。
(2)根據后代分離比直接推知
若后代性狀分離比為顯性:隱性=3 :1.則雙親一定是雜合子(bb)。
若后代性狀分離比為顯性:隱性=1 : 1,則雙親一定是測交類型。
若后代性狀只有顯性性狀,則雙親至少有一方為顯性純合子。
3.遺傳概率計算
概率是對某一可能發生事件的估計.是指總事件與可能事件的比例,其范圍從0~1
(1)概率計算中的兩個基本原理;
乘法原理: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事件同時出現的概率是它們各自概率的乘積。
加法原理:如果兩個事件是非此即彼的或相互排斥的,那么出現這一事件或另一事件的概率是各自概率之和。
(2)概率計算中的常用方法:
①根據分離比推理計算。
aa→→1aa:2aa:aa
顯性性狀:隱性性狀
3 : 1
aa出現的概率是1/4,aa出現的概率是1/2,顯性性狀出現的概率3/4,隱性性狀出現的概率為1/4
②根據配子的概率計算。
先計算出親本產生每種配子的概率,再根據題意要求用相關的兩種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基因型個體的概率,計算表現型概率時,再將相同表現型個體的概率相加即可。
例如:aa×aa,兩親本產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則:
后代中aa、aa和aa出現的概率分別為1/2a×1/2a=1/4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