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古代詩歌鑒賞
答:
答案:1、(4分)最精妙的兩個字是"分"和"掛".(2分) 茂密修長的野竹與云霧相接,本來是一幅靜景;然而詩人用了這一個"分"字,就有了動的意味了,它使人聯想到山風徐來,移動的云霧不斷地從野竹梢頭飄過的情景。(2分)(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線泉水,凌空飛注,本來是一幅動景;然而詩人用了這一個"掛"字,就又由動化靜了,它使人想見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狀。)
2、(4分)①我認為這首詩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因為詩歌通過描述李白訪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見所聞(1分)和所感(1分),抒發了李白對自然山水的熱愛(1分)和對友人的真摯感情(1分)②我認為這首詩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因為從題目來看,詩是因道士而寫。(1分) 詩中的景物描寫,如桃花、野竹、兩三松,都烘托了道士的淡泊、疏放的風骨。(2分)作者訪道士的心情從出發的愉悅到不遇的失望,表現作者對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實也側面表現了道士的人品。(1分)
4. 閱讀下面詩歌,然后回答問題。(7分)
御街行•秋日懷舊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①。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②,諳盡孤眠滋味。都來③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注釋】①香砌:指花壇;②欹:傾斜。③都來:算來。
(1)請描述上闋呈現的場景。這個場景表現出什么樣的氣氛?(3分)
(2)本詩下闋以“愁”為核心,請分析詞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訴說詞人內心的無盡愁苦的。(4分)
答案:(1)黃葉飄落香階上發出的細碎的聲響,主人公獨坐樓閣,抬頭望月,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友人.(2分)
這個場景呈現出孤寒寂寞的氣氛.(1分)
(2)①夸張手法:“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腸已愁斷,酒無由入,雖未到愁腸,已先化淚。運用夸張手法,比入腸化淚更進一層,愁情更是難堪凄切。② 情態描寫(細節描寫):下片先以一個“愁”字盡寫酌酒垂淚的愁意,“枕頭欹斜”,作者以極為簡練的語言生動寫出了詞人挑燈倚枕獨對燈寂然凝思的愁苦神態的愁態。③融情于景:“殘燈明滅枕頭欹”,室外月明如晝,室內昏燈如滅,兩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陰暗的氛圍,表達了詞人凄苦的情感。④ 直抒胸臆:“諳盡孤眠滋味”,這句以獨白式的語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難眠的難言愁情。“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算來這懷舊之事,是無法回避的,不是在心頭縈繞,就是在眉頭攢聚。作者的內心獨白形象地寫出了無法排遣的愁情。
5.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春寒①
陳與義
二月巴陵②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