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古代詩歌鑒賞
(3)請分別就這兩首詞表達的感情和運用的寫法談談你的看法。(3分)
答:
答案:⑴詞按照字數的多少分類,這兩首詞均屬于 小令 。《如夢令》和《昭君怨》分別是這兩首詞的 詞牌 (2分)
小令: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小令一般是單調,也就是說只有一段。如《十六字令》《漁歌子》《憶江南》《如夢令》《調笑令》等。
⑵嚴詞寫的是桃花,因為“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從時間上看,桃花與梨花、杏花同期開放。鄭詞寫的是梅花,兩個“道是”句寫花開的季節(jié)在冬春之際,花色如雪,香氣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種在農家院內。(3分)
(3)嚴詞表達了心地高潔、凌越世俗的感情。作者以物況人,“白白與紅紅”,一樹花分紅、白兩色,高標逸韻,獨特別致,正是以這“別是東風情味”的紅白桃花自況。鄭詞用對比的手法,明寫梅花不擇環(huán)境“一般開”,暗贊貧賤不移、富貴不淫的高潔品格。
XX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古代詩歌鑒賞
【高考目標】
1.識記 a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2. 分析綜合 c
(1)篩選文中的信息
(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3.鑒賞評價 d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考點闡釋】
《考試說明》對古詩詞鑒賞的要求是: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鑒賞評價能力是語文閱讀能力中最高的一個層次,需要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還需要文學、文體以及其他許多知識和能力才能形成的一種專門能力,但高考考的只是“初步的鑒賞”,所謂“初步鑒賞”指的是對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作概要的賞析,無需引經據典,也不需要拿試卷以外的作品進行比較,只需對作品本身的特點進行鑒賞。只要對詩詞曲有興趣,對課內同類作品認真研讀過,做這類題也并非很難。
【要點精析】
古代詩歌包括古詩、唐詩、宋詩、宋詞、元曲、明詩、清詩以及對聯等,高考對古代詩歌的閱讀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過具體的文字表述性試題來體現的。考查作品以唐宋詩詞為主,作品體裁以近體詩和詞為主,考點分布比較全面,形象語言表達觀點態(tài)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考查,題量穩(wěn)定,一般設2道題,分值有增加的趨勢。唐詩鑒賞一直是古代詩歌鑒賞的主軸,直到XX年以前都是獨霸天下的。隨著地方卷的增多,命題的選材、題型等也隨著呈現出百花爭艷的可喜局面,唐詩不再是一枝獨秀,但仍是命題者選材的首選。從風格上看,唐詩大致與唐代歷史的分期一致:初唐萬象更新,詩歌表現的是欣喜、創(chuàng)新的氣象;盛唐繁華競逐,詩歌則或寄情山水,或表現文人雅士的雅趣,或詠懷狀物等等,詩歌的情感以大氣、豪壯為主;中唐在安史之亂后國運衰微,詩歌則多為憂國憂民、諷勸時弊;晚唐國力孱弱,詩歌則是在諷諫中流露出對盛唐氣象的神往和對唐帝國的憂慮。命題者往往將前人對字句的甄別、前人的評述(包括將兩首詩歌比較起來評述)等作為命題點,以期通過比較、聯想,使考生獲得古詩學習的一條好方法。這一點,從XX年以后的高考試題可以得到驗證。另外,賞析、探究類題目也頻現高考試題。和明清及近代詩歌一樣,唐代以前的詩歌在高考試題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不是可以忽略的。這一時期的詩歌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形成與發(fā)展時期,尤其是以詩經、漢魏六朝的寫景、狀物和敘事詩歌為代表的詩歌,在“言志”方面或是“狀物”、“繪景”方面均有可考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