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古代詩歌鑒賞
(4)代人傳書,幽訴離情之苦。唐代郭紹蘭于燕足系詩傳給其夫任宗。任宗離家行賈湖中,數年不歸,紹蘭作詩系于燕足。時任宗在荊州,燕忽泊其肩,見足系書,解視之,乃妻所寄,感泣而歸。其《寄夫》詩云:“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于薄情夫。”誰說“梁間燕子太無情”(曹雪芹《紅樓夢》),正是因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轉意,夫妻相會。郭紹蘭是幸運的,一些不幸的婦人借燕傳書,卻是石沉大海,音信皆無,如“傷心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張可久《塞鴻秋•春情》),“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馮延巳《蝶戀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讓人為之動容,繼而潸然淚下。
(5)表現羈旅情愁,狀寫漂泊流浪之苦。“整體、直覺、取象比類是漢民族的主導思維方式”(張岱年《中國思維偏向》),花鳥蟲魚,無不入文人筆下,飛禽走獸,莫不顯詩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鳴沾裳,魚傳尺素,蟬寄高遠,燕子的棲息不定留給了詩人豐富的想象空間,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周邦彥《滿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南來北往隨征燕,行路艱難”(張可久《殿前歡》);或相見又別,“有如社燕與飛鴻,相逢未穩還相送”(蘇軾《送陳睦知潭州》;或時時相隔,“磁石上飛,云母來水,土龍致雨,燕雁代飛”(劉安《淮南子》)。燕子,已不僅僅再是燕子,它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中。
4、風霜雨雪水云類
海:遼闊力量深邃氣勢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洶涌:人生的兇險江湖的詭譎。江水: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短暫綿長的愁苦。歷史的發展趨勢。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滅。小雨:春景希望生機活力潛移默化式的教化。暴雨:殘酷熱情政治斗爭掃蕩惡勢力的力量蕩滌污穢的力量。春風:曠達歡愉希望東風:春天美好。西風:落寞,惆悵衰敗游子思歸。風:作亂摧毀舊世界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雪:純潔美好環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水: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云:游子飄泊,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天陰:壓抑愁苦寂寞。晴:歡愉光明。風:秋風。
有關“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從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2)因水的剪切不斷,綿軟不絕,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抒發了詩人因強烈的感到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不可調和而產生的煩憂和愁苦。
5、器物類
玉:高潔地重游脫俗;珍珠:美麗無瑕簪纓;冠:官位名望;衣砧:婦女對丈夫的思念。西樓小樓:閨怨之情;絲竹:音樂;汗青:史冊;須眉:男子;巾幗:婦女;桑梓:故鄉;軒轅:祖國;三尺:法律;寸管:筆;青鳥:信使;船:蘭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檣擼(借代大船、戰船)。吳鉤:泛指寶刀、利劍。例如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通過看吳鉤,拍欄桿,表達了自己意欲報效祖國,建功立業,而又無人領會的失意情懷。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語出李斯《諫逐客書》:“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指隨侯珠與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吳國名劍),乘纖離(駿馬名)之馬,建翠風之旗,樹靈鼉(tuó,揚子鱷之類的動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后來就以“昆山玉”比喻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