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古代詩歌鑒賞
答案:(1)“點”或“破”(1分);突出了青山的高峻(2分,言之成理即可)。
(2)虛寫(或“想象”)朋友路途遙遠,孤獨寂寞(2分);化用典故(前人詩句)表達與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1分)。
2.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自詠示客
陸 游
衰發蕭蕭老郡丞, 洪州又看上元燈。
羞將枉直分尋尺①, 寧走東西就斗升。
吏進飽諳箝紙尾②, 客來苦勸摸床棱③。
歸裝漸理君知否? 笑指廬山古澗藤。
注釋:① 尋尺:古八尺為“尋”,“尋尺”猶言“高低”、“長短”。② 箝紙尾:縣丞有職無權,屬吏抱來文書,左手挾卷正文,右手指著紙尾,要縣丞簽署,卻不許看公文內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兩端。
⑴詩人在首聯使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怎樣的作用?(4分)
答:
⑵有人說在尾聯“笑”字里可見放翁的眼淚。請結合全詩對這一說法作簡要分析。(4分)
答:
答案:⑴反襯手法;(2分)用上元(元宵)燈火的徹夜通明,反襯詩人的頹唐潦倒,表現詩人悲從新來的感慨。(2分)⑵白發稀短,老態頹唐,令人唏噓;官場黑暗,枉直不分,令人憤慨;走東西,就斗升,屈辱難忍;走投無路,只有退隱山林。這笑,是一種無可奈何,是一種憤世嫉俗,是詩人壯志難酬的悲哀。(能指出“笑”中隱含的含義,2分;并能結合詩句作具體分析,2分)
3.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聲中, 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 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 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 愁倚兩三松。
1.請找出頸聯中用得最精妙的兩個字,并對其中一個字進行賞析。(4分)
答:
2.有人說這首詩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說這首詩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認同哪一種觀點,請說說你的理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