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總復習講座 語言表達•壓縮語段
據此,像例3這樣的長句,可以變換為下列兩種形式的短句:①現在許多國家都可以生產這樣的機器人:它們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域進行作業。②有機器人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進行作業。現在許多國家都能生產這樣的機器人。
前一個答案用的是第三種方法,后一個答案用的是第一種方法。
至于將短句變換為長句,其基本方法是:從幾個短句中找出一套主謂賓,作為長句的主干,其他內容轉化成定語、狀語或補語。
例4:把下面幾個句子改寫成一個單句,原句內容不能省略。
他用雙手創造了奇跡!幾年時間,在這荒山野嶺上造成了大片森林。它蒙著如絲細雨,顯得格外郁郁蔥蔥。
這是一道高考預備卷中的試題。原句共有三句話,首句說他創造了奇跡,次句說“奇跡”是怎樣創造出來的,再次是對“奇跡”的補充證明。這樣看來變換的單句的主干是“他創造了奇跡”,再把其他部分轉化為定語、狀語、補語,便可以形成這樣的答案:在這原來的荒山野嶺上(前置狀語),他用雙手在幾年的時間內創造了奇跡——眼前這蒙著如絲細雨,顯得格外郁郁蔥蔥的大片森林。當然,主語不同,變換的句子也不一樣,還可以改成這樣:這蒙著如絲細雨,顯得格外郁郁蔥蔥的大片森林,是他用了幾年時間,靠自己的雙手,在荒山野嶺上創造出來的奇跡。還可以有其他改法。
2.重組
所謂重組,就是提出新的要求,對所給的評句作重新組合。即改變語組的組合形式而不改變原來的意思。
例5:用“儒、道、佛”作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蘇軾的生活與創作充滿了矛盾,因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響,思想比較復雜。
儒、道、佛
這是1999年全國卷的第25題。這是一道“重組”式變換句式的試題。做這一類題,特別要注意分析原句的層次關系,從而找到合理的表達思路。原句是由三個分句組成。第一分句說明對蘇軾生活和創作的看法,后面兩個分句說明形成這一看法的原因;而表述“原因”的兩個分句之間也不是并列關系,也是一種因果關系。要求用“儒、道、佛”作開頭,實際是要求從原因說到結果。因此本題的答案如下:儒、道、佛各方面對蘇軾都有影響,使得他思想比較復雜,生活和創作都充滿了矛盾。
對照原句及改寫的要求,可見這一答案是正確的。
三、典型例題分析
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點,整合成一個單詞,為“遺傳”下定義。
①遺傳是一種生物自身繁殖過程
②這種繁殖將按照親代所經歷的同一發育途徑和方式進行
③在這一過程中,生物將攝取環境中的物質建造自身
④這種繁殖過程所產生的結果是與親代相似的復本
答:
這是XX年全國卷的第24題,從本質上看是考查變換句式的能力,即將四個單句組合成一個較復雜的單句,以給“遺傳”下一個定義。考查的重點有兩條,一是提取所給材料的主要信息;二是整合這些信息,用一句話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