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總復習講座 語言表達•壓縮語段
7.在“科學方法論”前加上“形成”。
8.人有偏愛秋之清爽怡人,則有青睞蕭疏淡雅的秋菊 生活經歷制約欣賞趣味(前兩句應圍繞“秋菊”說;“二曰”后應依據后面的內容做概括)
9.發出的聲響如震川的虎嘯,奔涌的濁流如騰飛的巨龍,懸垂的水流和張掛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濺的鋼花,(要求形成排比句,就要求語句的格式基本一致;“水珠”是“懸掛的水流和張掛的天幕”激起的)
10.北有滔滔奔流的中華搖籃母親河,南有尋根拜祖的黃帝故里軒轅丘,西有氣勢恢宏的皇家墓地宋皇陵,東有風景優美的自然景觀雁鳴湖,西南更有聞句世界的武術之鄉少林寺,旅游資源非常豐富。(題中提示了排列順序;再調整格式; “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是總收,也可前移作總起)
11.湖是動,塔是靜;湖是謙遜的,塔是高傲的;湖水陰柔,好比……,塔姿雄壯,恰似……。
高三語文總復習講座
專題16 語言表達•得體
得體,它的詞語含義是指言語、行動等恰如其分。語言表達的得體是指根據交際的語境使用語言,也就是根據交際的外部語境(各種情境條件)、內部語境(上下文)選用恰當的語句來表情達意。有人通俗地說,所謂得體就是根據需要說相應的話。這是很有道理的。
得體,是語言表達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它牽涉的問題很多,這里僅從中學生的實際出發,作簡要說明。
一、注意各種情景條件
這情景條件,主要是指下列三點:
1.交際場合
交際的場合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氛圍等。這里主要說氛圍。交際的場合各種各樣,有喜慶、哀傷之分,有莊重、輕松之別,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語言表達要與環境氣氛相協調。在喜慶的場合談令人傷感的話,在莊重的氛圍中“搞笑”,都是不得體的。
2.交際對象
交際對象有性別、年齡、身份、經歷、文化背景等具體因素。在運用語言作文交際時,應該切合實際。俗話說,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什么說什么話。摒棄處世圓滑這一點,從語言表達上說,肯定是必要的。譬如,曾經有少先隊員到冰心家中向老人獻花,問:“冰心奶奶,你今年多大了?”孩子天真、幼稚,這樣問情有可原,如果年齡大一點的,按照一般習慣,應該這樣問:“奶奶,您高壽?”或用其他說法,否則不得體。注意交際對象,首先應尊重對方。
3.交際目的
交際目的不同,即使說同樣的內容,說話的角度、重點等應有所不同。譬如老師勸學生讀讀書,如果對方不想讀書,老師要幫助分析原因,說明讀書的重要;如果對方很用功,但效果不好,老師應在學習方法上作指導;如果對方文理關系處理不當,老師應該著重談全面打好基礎,為將來的發展作好準備。如果老師不根據對方的實際確實談話的重點,只泛泛地說一通,你愿意聽嗎?
此外,還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等。
例1:把下面句子的內容放在a、b兩種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轉述。
要求:①不變更原意;②人物、人稱表述準確;③時間、地點交代清楚合理。
小李對小王說:“我明天上午不去語文組找郭老師了,請告訴老師一聲。再幫我問問,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當天下午,小王在交門口對郭老師的女兒姍姍說到這件事。
小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