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總復習講座 語言表達•壓縮語段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到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隨欽宗至金營,不屈而被害。②躐躋:越級升官。③扈從:隨從護駕。④粘罕:金國貴族,官至都元帥,執掌國政。多次率軍攻打北宋。⑤ 血:含血噴出。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非所以靖公議也 靖:平息。
b.金人曳出,擊之敗面 曳:蜂擁。
c.若人屈,冀得一歸覲 覲:拜見
d.我為國死,職耳 職:職分。
(2)比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組是(3分)
①俅以幸臣躐躋顯位 ②得全首領以沒
③扈從以行 ④到以刃裂頸斷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故事,天子當掛服舉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領以沒 全首領:指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習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齡。
這是一年高考全國卷文言文閱讀的前三題。
第(1)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能力,答案是b。解題時就根據具體語境,試以所給的詞義,看哪一項與上下文意思貫通。a項“靖”的意思是“安定”“平定”,對于賓語“公議”來說,就是“平息”,可見正確。c項“覲”古代多指臣下朝見帝王,也可指卑幼者對于尊長的拜見。這里是李若水去見父母,釋為“拜見”,是準確的。d項“職”,常表示“職責”、“掌管”,又可以表示“職分”,意思是職務上應盡的本分。文中正是此義。b項的“曳”,沒有“蜂擁”義,應是拖、拉!敖鹑艘烦觥保唇鹑税牙钊羲铣鋈。
第(2)題考查對虛詞“以”的用法的辨別,答案是 c。本題給出四個例句,兩兩比較,辯其異同。句①和④的“以”都是介詞,但句①的“以”表示動作行為憑借的條件、方式,這里是憑借某種身份;句④的“以”表示動作行為使用的工具,這里指用刀殺死李若水。句②和③的“以”,意義和用法都相同,都相當于“而”。
第(3)題考查對一些特殊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是b。a項“故事”是“故”和“事”兩個詞的連用,老例,先例。c項“有司”,不是指各有主管范圍,而是指主管官員;d項“春秋”不是指春季、秋季、而是指年齡。這三項舊解釋都是正確的的。b項“全首領”,從語法上看,是“使首領全”,全,使動用法。全首領,保全頭顱和脖子,保全性命,釋為“保持高位”顯然不正確。
3.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2題。
徐勣字元功,宣州南陵人。舉進士,選桂州教授。王師討交趾,轉運使檄勣從軍。餉路瘴險,民當役者多避匿,捕得千余人,使者使勣杖之,勣曰:“是固有罪,然皆饑羸病乏,不足勝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笔拐吲,欲并劾勣,勣力爭不變,使者不能奪。舒亶聞其名,將以御史薦,勣悉亶為人,辭不答。通判通州,瀕海有捍堤,廢不治,歲苦漂溺。勣躬督防卒護筑之,堤成,民賴其利;兆诹ⅲw中書舍人,修《神宗史》。時紹圣竟與尚在朝,人懷異意,以沮新政。帝謂勣曰:“朕每聽臣僚進對,非詐則諛;惟卿鯁正,朕所倚賴!痹t與蔡京同!段宄瘜氂枴贰薏豢吓c京聯職,固辭。遷翰林學士。國史久不成,勣言:“《神宗正史》,今更五閏矣,未能成書。蓋由元祜、紹圣史臣好惡不同,范祖禹等專主司馬光家藏記事,蔡京兄弟純用王安石《日錄》,各為之說,故論議紛然。當時輔相之家,家藏記錄,何得無之?臣謂宜盡取用,參訂是非,勣成大典!钡廴恢,命勣草詔戒史官,俾盡心去取,毋使失實。勣與何執申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宮僚之舊,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節。謁歸視親病,或言翰林學士未有出外者,帝曰:“勣謁告歸爾,非去朝廷也,奈何輕欲奪之!”大觀三年,知太平州。召入覲,極論茶鹽法為民病,帝曰:“以用度不足故也!睂υ唬骸吧斢械溃碡斢辛x,用財有法。今國用不足,在陛下明詔有司,推講而力行之耳。”帝曰:“不見卿久,今日乃聞嘉言。”蔡京自錢塘召還,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 勣笑曰:“人各有志,吾豈以利祿易之哉?”京慚不能對,勣亦終不復用。以疾卒,年七十九。勣挺挺持正,尤為帝所禮重,而不至大用,時議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