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總復習講座 語言表達•壓縮語段
7.近日,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納米科技重大研究計劃”小組以及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小組的支持下,中國科學家運用分子納米技術打造出了一項新穎的鉑金“鈉米皇冠”。(原文句①包含著改寫后單句的主干,其他三句應作主干部分的狀語或定語)
8.斬斷長江五千里,鎖住三峽無數峰。(原文中的畫線句就是“畫卷”的修飾語,而且是整齊的“把”字句,只要改為動賓結構就成 因為原句兩個“把”相同,不成“對”)
9.如果沒有中外名句的閱讀,就沒有學生文學知識的豐富,就沒有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就沒有學生道德修養的進步。(原文畫線句是條件關系的復句,句序的安排上也有問題,如“文學知識”置于最后)
10.如同垂暮的斜陽讓人留戀,如同曲終的余奏讓人回味,如同最后一口啜下的美酒讓人咂摸。(原句畫線部分是三個運用比喻的偏正短語,要把它們改寫成句子既要保留比喻,又要具有句子的完整結構。改寫時要注意下文“留給人們最溫馨的回憶”這樣的意思。
高三語文總復習講座
專題14 語言表達•簡明
《考試說明》要求“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這既是語言表達的目標,也包含著若干語言表達的技能。這里只談語言表達的簡明。
一、什么是簡明
簡明,就是簡要、明白。簡要,就是用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說出來,不重復,不啰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會令人費解或誤解。概括起來說,簡明就是用盡可能少的語言,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達到尺可能高的準確和可理解度。
現代社會里,一切工作,一切活動,都要求快節奏,高效率,運用語言也不例外。用語簡明,就是達到運用語言高效率的一個基本條件。用語重復啰嗦,或者表達的意思不明白,都會影響表達效果。
例1:還有一種立體的會說話的圖書,也很吸引人。它們的插圖都是立體的。當你把書打開的時候,書里的人和動物馬上會站起來,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這段文字說明的意思是,有一種立體的書能夠活動。但是語言的夠簡明。“立體”的書和插圖都是“立體的”,字面重復;“會活動”和“會站起來”,“吸引人”和“躍然紙上”,栩栩如生,意思重復;“當你把書打開的時候”,語言累贅。它可以修改如下:
還有一種書,插圖是立體的。打開書,書里的人和動物會站起來,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修改后的文字,語言簡潔,意思也很明確。
二、怎樣做到語言表達簡明
1.圍繞中心,抓住要點
要做到語言簡明,首先是每一句話都要圍繞既定中心,不要節外生枝。不過僅僅圍
繞中心還是不夠的,還應該抓住要點。俗話說“簡明扼要”,從表達上說,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簡明。
例2:這種笨重的漢書使用起來是極不方便的。據說,秦始皇每天批閱的簡牘文節有120斤重。西漢的時候,東方朔給漢武帝寫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筒,是由兩名身強力壯的武士抬到宮庭里面去的。漢武帝把竹簡一片一片地解下來看,足足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才看完。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簡牘文書“笨重”使用“不方便”。首句提出看法,接下去兩句用兩個事例說明這一看法。文字較簡潔,意思很明確。最后一句是順著第三句說下來的,并不全是說明“笨重”“不方便”的,因此應把它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