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
②他們認為,詩歌的審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對于人的道德修養沒有正面的價值。
③以這種價值觀去看詩歌的體載樣式,古體詩就高于律詩。
④既然詩歌的審美方面沒有價值,本來可以不講,但是如果要進入到詩歌領域去談詩的話,那么,形式方面人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價值就越低。
⑤拋開詩歌的內容不論,單從形式上看,近體詩要講求聲律、對偶等,這些講求在理學家看來,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體詩的重要原因。
答案 ⑤①②④③
解析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的連貫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⑤句“理學家為什么崇古抑律”提出核心問題,故排在首位,①句進一步闡述原因,又提出問題,②句回答,故②在①后,④句緊承②句“價值”,緊跟其后,③句進行小結,故在最后。這是議論性的語段。議論性的語段可按照議論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的思路來分析(如本題⑤、①提出問題,③得出結論);要注意句與句的排列組合,注意上下句的銜接、呼應,做到話題一致,句序合理,銜接、呼應自然。加強對語境的分析與體會。
8.(XX年廣東卷)根據語境,下列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
示現本是佛教用語,指的是佛菩薩應機緣而現種種化身。_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詩:“今夜鄜月州,閨中只獨看。”“閨中只獨看”,就是詩人運用示現修辭手法來描繪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語言的示現,同追述的示現相反,是把未來的事情說得好像擺在眼前一樣。_________。示現作為一種修辭現象,值得我們關注。
①修辭學中的示現是指把實際上不見不聞的事物,說得如聞如見的一種修辭手法
②至于懸想的示現,則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說得在眼前一般,同時間的過去未來全然沒有關系
③后來人們把這一詞語用在修辭學中,當作一種辭格的名稱
④在修辭學中,示現一般分為三類:追述的、預言的和懸想的
⑤追述的示現,是把過去的事跡說得仿佛還在眼前一樣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答案 c
解析 本題重點考查考生語言表達連貫和文章邏輯順序安排的能力,解答時需要通讀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內容,確定首句,抓住前后的銜接詞、照應詞。綜合來看,幾個句子的中心議題是“修辭學中的示現”,抓住前后的銜接詞、照應詞排序,第③句中的“后來”,照應前文的“本是”, ①是對③具體闡釋,④⑤②是總分結構,⑤照應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現相反”,也可用派出發, 根據“預言的示現,同追述的示現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⑤,ad兩項排除,⑤句前是④;④句是總述句,后三句分別闡述“追述的”、“預言的”、“懸想的”,故②句應在⑤后。④⑤②排列的有bc選項,也可排除ad選項。例舉杜甫詩句是為了說明“修辭手法”,根據語感,順序應為③①,由此可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