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
答:
第一句,謂語部分三個“可以”構成排比,意思應該一層深一層,④比②意思更深一層;又②與中間的短語結合構成整句,④為散句,三個“可以”,先整后散,語言更有韻味,所以,②應放在前,④在后。而①和③,①說的是圓明園,是人文建筑,同上句“長城”相對應,句式結構也與上句對應,故放在前面緊承“長城”句。長城和圓明園同屬物質文化遺產,③說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依先實后虛的邏輯關系,故③應放在后。
本題參考答案:②④①③
2、表達簡明題解題方法
用語簡明,是達到運用語言高效的一個基本條件。簡明,就是簡要、明白。簡要,表達同樣的意思,用的語言要盡可能少,不用可有可無的字詞,不重復噦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致產生誤解。
解答語言表達簡明題,宜從兩方面人手:
(l).看語句(語段)中是否有意義相同、重復使用的詞語,如果有,根據表意的實際情況,考慮這些重復是否必要,刪去后能否影響表達效果或能否用其他的詞語代換;注意修飾成分使用是否適當,有無濫用。
(2).看語句(語段)在表意時,表意是否明確不產生歧義或不使人費解。消除歧義的方法有停頓消除法、重音消除法、變換詞語法(包括單音詞變雙音詞)、調序消除法、語境消除法等。
3、表達得體題答題方法
對一兩句話或一段文字中的語句是否得體的考查試題,在解題時可用五看五審五改(客觀題則只審辨不改正)法。
(1).看對象,審尊卑長幼是否得體,改換謙敬詞,做到謙敬詞使用不錯位。
(2).看場合,審合不合氛圍,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改逆情悖理的語句為順情合理語句。
(3).看感情,審褒貶誤用詞,改換褒貶詞語,該褒不貶,該貶不褒。
(4).看語體,審不倫不類、文白不得體,該用口語改用口語,該用書面語改用書面語。
(5).看勸誡語,審有無人文關懷,改粗俗淺陋語為溫情關懷語。
例:下列各句中,語言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
a.老大爺遠遠看見我,遂放下趕鴨的竿子,拉起敞開的衣襟擦了擦額上的汗,笑瞇瞇地向我走來。
b.林海正在草擬“失物啟事”,他寫道:“昨天我在教室丟失了一本《名言詞典》,如有拾獲。請從速交還。”
c.黃宗英談到演員趙丹之死時說:“一個演員畢生塑造角色,而時代也塑造了他自己。他是在知心的觀眾歡迎的掌聲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生命之幕的。”
d.小明看見王大伯家失火后急沖沖跑來對母親說:“著火啦!沖天的大火!大火吞噬了太陽!遮住了大地!”
a.“遂”屬于文言詞匯,用于此處語體色彩不當;b.“從速交還”語氣生硬;d.感情色彩不當。
本題參考答案:c
三、怎樣才能做到語言得體
1、 適合上下文;詞語使用準確,句式選用恰當
(1).正確使用謙敬詞語
好些漢語詞匯都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會鬧出笑話。尊稱的詞語只能用于稱對方,而謙稱的詞語只能用于稱呼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