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與評價精講精練復習教案2
【答案】“入”字表現出河的生氣,“摩”字表現出山的高峻。(2)這首詩前兩句用夸張手法寫祖國山河的雄闊壯麗,飽含熱愛之情,并為進一步抒情做了鋪墊,第三句“淚盡”二字將亡國之恨宣泄無遺,第四句一個“望”字寫出遺民對南宋軍隊收復失地的企盼,一個“又”字則曲折地表達出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遲遲沒有收復失地的失望與埋怨。
【解析】第一問,考察的是練字,重點回答 “入”字和“摩”字的表達效果。結合前兩句詩,不難回答“入”體現了黃河東流入海的氣勢,“摩”寫出了五千仞華岳直插云霄的高峻。一者寫其勢,一者狀其形。第二問,考察的是景物對情感的表達作用以及人物自身活動所蘊藏的感情。結合全詩,我們知道一二句寫景,這些景遼闊壯麗,表現了詩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并為后文的進一步抒情做鋪墊。三四句主要借助人物自身活動(主要是動作描寫) 抒發作者對收復失地的期盼,對茍且偷安的大宋王室的失望之情。
【考點定位】本題旨在考查對練字技巧的把握能力以及“景物描寫人物活動對思想感情的表現作用”。
8.(重慶卷)閱讀下面的曲詞,回答問題。
【折桂令】問秦淮
孔尚任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天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1)“當年粉黛,何處笙簫?”有了什么修辭手法?
答:
。
【答案】(1)借代、反問。
【解析】 “粉黛”是用女子畫妝用品代女子,“笙簫”是用演奏時的樂器借代歌女。而“何處笙簫”實意為“如今找不到吹奏笙簫的歌女了”,因此為反問。
【考點定位】此題考查分析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e。
(2)“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