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與評價精講精練復習教案2
(2)綜觀全詩,簡要概括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戰爭怎樣的態度。
答:
解析:(1)頷聯抒情,借月抒懷,說今夜閨中和營中同在這一輪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對征夫思婦兩地對月相思。在征夫眼里,這個昔日和妻子在閨中共同賞玩的明月,不斷地到營里照著他,好像懷著無限深情;而在閨中思婦眼里,似乎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為那象征著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圓月,早已離開深閨,隨著良人遠去漢家營了。這一聯明明是寫情,卻偏要處處說月;字字是寫月,卻又筆筆見人。短短十個字,內涵極為豐富,既寫出了夫婦分離的現在,也觸及了夫婦團聚的過去;既輪廓鮮明地畫出了異地同視一輪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圖,也使人聯想起夫婦相處時的月下雙照的動人景象。通過暗寓著對比的畫面,詩人不露聲色地寫出閨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綿綿深情。
(2)“作者對戰爭怎樣的態度”的句子一是“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寫出了常年戰爭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影響,流露出作者對戰爭的厭惡之情。二是“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將”是帶領的意思。古代軍隊以旗鼓為號令,這里的“旗鼓”指代軍隊。希望有良將帶兵,一舉克敵,使家人早日團聚,人民安居樂業。
答案:(1)以月寫人,明月高掛中天,照著不眠的閨婦,而閨中人卻沉醉在對征人的思念中(亦可理解成“一筆寫出兩人的離恨,月亮也照著不眠的征人,而這征人也正在思念著閨中之婦”)以月寄情,含蓄而巧妙地抒發了飽受戰亂之苦的離人的相思之苦。
(2)這首詩既有對戰爭長年不斷給百姓帶來離亂之苦的不滿,也包含著希望有人能帶兵克敵、一舉奪勝的期盼。
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題揚州禪智寺
杜 牧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1)這首詩用字很講究,請簡要分析“青苔滿階砌”中“滿”字的表達效果。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