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與評價精講精練復習教案2
(2)本詩通過描寫戰云密布下的塞上風光,抒發對安邊衛國的良將的向往,體現了詩人憂國傷時的忠貞情懷。
11.閱讀下面的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謁荊公不遇
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檣流,煙草茸茸一片愁。
吹盡柳花人不見,春旗催日下城頭。
(1)詩歌在寫景時使用“渺渺”和“茸茸”,請分析它們的作用。
答:
(2)從情景關系的角度鑒賞此詩。
答:
解析:(1)解答此題,不僅要分析“渺渺”和“茸茸”兩詞在詩句中的表達效果,還要寫出它們在全詩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對體現作者觀點態度或感情的作用等。最后,從“詩”本身追求音律美的特點來分析它們增強表達效果的作用。
(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題目已限定了鑒賞的角度,即“情景關系”。那么,解答此題時,考生首先要分析詩中寫了什么景,通過對“景”的描寫抒發了什么“情”。最后再說詩中“景”和“情”的關系,如“以景寫情”“情景交融”等。
答案:(1)“渺渺”寫出了春江水面的遼闊,“茸茸”寫出了花草的柔密茂盛,水面愈寬闊,花草愈繁茂,愈透露出作者的孤寂、憂愁之感。另外,這兩個疊音詞使整首詩音韻和諧,增強了表達效果。
(2)本詩采用以景寫情的手法,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全篇無一字直接明寫作者的心境,但通過春江、煙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渲染的蒼茫迷離的氛圍,無不渲染或反襯出作者訪友不遇的悵惘之情。
1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移家別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1)作者采用什么樣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