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政治專題復習精品教案專題六、唯物論
1.從哲學上看,上述錯誤做法的根源在于( )
a.利用自然過于充分 b.沒有對自然物進行徹底改造
c.沒有充分認識到自然界的客觀性 d.沒有認識到自然界先于人與人的意識而存在
2.要糾正地方輕環境污染治理、重gdp追逐的偏向,必須教育地方官員樹立“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這表明( )
a.意識具有反作用 b.人的意識具有差異性
c.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d.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3.在古代社會,人們把自然神化并頂禮膜拜。近代以來,隨著科技進步和工業革命的發展,人們認為自然是人類征服的對象,人可以主宰自然。現在,人們正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到人和自然應該和諧相處。人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過程表明( )
a.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 b.意識是人類特有的機能
c.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d.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目前我國探月工程正加緊籌備,根據計劃,XX年下半年我國將發射第一顆探月衛星。回答4~5題。
4.只憑想象是無法認識月球的,這說明( )
a.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 b.月球有自己的起源和變化過程
c.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才能認識自然界 d.自然界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
5.我國通過發射探月衛星,可以使我國登月之前更充分地認識月球,這體現出( )
a.事物有其固有的屬性和規律
b.人類能利用自然物,也能改造自然物
c.人們利用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觀存在
d.自然物能不能被利用,同人的實踐活動水平密不可分
對于人類起源問題,目前國際學術界有很多理論。回答6~7題。
6.普遍流行的觀點認為人類起源于動物界,目前找到的最早的人類化石地點在非洲,距今約400萬年。人類歷經古猿、直立人、化石智人到現代人。這是以大量出土的化石和連續的文化遺物為證據的。這表明( )
a.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相互依存的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
c.運用科學的世界觀才能正確揭示人類的起源
d.人類產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
7.現代人類學提出了一個新觀點認為人是由海洋生物進化而來的,并找到了若干證據,證據之一是初生嬰兒一離開母體就會在水中游泳。這個觀點如果成立,則( )
a.人類社會的全部歷史將被改寫
b.達爾文的進化論的哲學價值就會消失
c.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人類社會起源于自然界
d.恩格斯關于“勞動創造人”的觀點將會受到嚴重的挑戰
據《列子•天瑞》記載:“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回答8~10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