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復習教案9
辨析: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不同民族文化很難融合相處。
第一,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也呈現著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但不等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無共性。
第二,中華各民族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有認同感和歸屬感。
辨析: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是一回事。
該觀點是錯誤的。源遠流長是從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動態)的角度,側重從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來說明中華文化的特點;博大精深則是從中華文化的內涵厚重(靜態)的角度,側重從中華文化的內涵上來說明中華文化的特點。
3. 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65頁――66頁
4•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地位、含義、意義) 教材70頁第2段
5.中國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貢獻(中華文化的作用)教材70頁第1段
6•中華文化的作用 教材70頁最后1段
學以致用篇
探究創新 強化認知 提升能力 陶冶情操
1、下列說法能夠證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是 ①發源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漢字是由甲骨文演變而來③北宋時的《資治通鑒》為后世所傳播,被統治階級所借鑒 ④我國民族眾多,方言也較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中華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積極意義在于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 ②有利于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③使中華文化始終處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統率地位④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使中華文化更加發揚光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3.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這一思想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和而不同”反映了中華文化具有的特點是:
a、包容性 b、階級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4.下列對中華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確的有 ① 對中華文化的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 ② 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③ 吸收、借鑒其他民族的文化,并與之和諧相處 ④ 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30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國力,組織全國數百名優秀學者,用十余年的時間編撰《四庫全書》。此書涵蓋了十八世紀中期以前中國文化基本典籍。《四庫全書》的編撰證明了 a、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b、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