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意識的本質和作用 第二框 意識的能動作用
第一課 認識世界 尊重實際
第二節 意識的本質和作用
第二框 意識的能動作用(a)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明白人腦反映客觀事物具有能動性;認識意識能動作用的主要表現;理解正確錯誤意識的不同作用,培養學生用辯證的、全面地、歷史的觀點看問題,并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方法目標:
通過探究與體驗,學會傾聽與分享,領悟意識能動作用的表現,提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重視精神的作用,重視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二、課前準備
1、預習什么是意識的能動作用
2.思考有了意識的能動作用,就能改造客觀世界嗎?
3.填寫(說明:紅字部分可由學生填寫)
不同哲學派別
對待意識能動作用的不同態度
形而上學
不承認意識能動作用
唯心主義
夸大意識能動作用
辯證唯物主義
正確認識評價意識能動作用
三、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播放“嫦娥一號”騰空飛天錄像。縈繞中國人民千年的飛天探月夢想終于跨出了嶄新的一步。
對比。人類早有飛天夢想。14世紀末,明朝萬戶就進行了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飛天探險。
【問題】萬戶沒能實現飛天夢想,為什么“嫦娥”能夠騰空飛天?從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討論發言】略
【教師歸納】飛天夢想實現的物質條件已經具備;人類能夠把握客觀世界的本質和規律,并以此知識為指導采取正確的行動,能動地認識與改造客觀世界。
【板書】一、意識具有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與作用
1、意識的能動作用首先表現為意識能夠反映事物的外表、現象,而且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與規律。
萬戶看到了鳥兒在藍天自由地翱翔,這只是事物的外表與現象,這是意識能動認識客觀世界的體現,隨著人類生產方式的不斷進步,我們還知道了人類飛天必須克服地球的引力,必須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2、意識的能動作用還表現在人能夠自覺地改造客觀世界,這是意識能動作用的最重要的表現。
飛天本身不是目的,由此帶動我國工業與科技的發展,造福于萬民的生活才是飛天的根本目的。因為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意識的能動作用最終要落在改造世界上,所以這才是意識能動作用的最重要的表現。
【朗讀課文】人們能夠以對客觀世界的本質和規律性的指示為指導,能動的改造客觀世界,采取正確的行動,做好工作,對事物和社會的進步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問題】人類對世界的改造活動有成功有失敗,為什么?或舉例在視察人民日報社時指出:“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 話說明了什么?
【學生討論發言】略
【板書】不同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不同的作用
【教師總結】正確與錯誤的意識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正確的意識能促進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
【視頻】XX年3月,中央電視臺《大家看法》和《小丫跑兩會》節目(關于加強網吧管理與戒除網癮的話題)
【問題】我國青少年網民中有近245萬人著迷上網成癮,引發諸多社會問題。未成年人網癮的問題引起了政府、社會及媒體的廣泛關注,我國為什么要立法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