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的本質教案
政治:2.5.1(新人教必修4)
班級
班
學科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
任課教師
課題
意識的本質
講課時間
教材內容分析
第四課闡述了世界的本質,而這一課則著重講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兑庾R的本質》作為本課第一框的內容,首先闡述了意識的起源和本質,它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通過對意識本質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意識的作用。本框內容是為第二框內容作鋪墊和準備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識記:意識的本質;
理解: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運用:結合哲學原理,分析在從一切物質都具有的反應特性,到一切生命物質所具有的刺激感應,再到動物的感覺和心理過程中,人的意識產生的條件,論證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意識起源和本質原理的學習,逐步確立辯證唯物主義的意識觀,具有正確認識意識現象、分辨物質和意識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間辯證關系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在世界本原問題上,牢固樹立物質決定意識的思想觀點,自覺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教學難點 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教學方法
課型
新授課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世界的物質性》,我們知道了世界是物質的,那么世界的物質性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1、自然界的物質性;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但是我們說整個世界,除了包括物質世界,還包括什么?還應該包括人的思維,也就是人的意識世界,它的本質又是什么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
【新課講授】
一、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我們要了解一個事物的本質,首先就要弄清楚它是從哪里來的,它的起源是什么?那么意識是怎么起源的呢?我們先來看一下自然界的進化過程。
1、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活動探究一:書本第35頁:(7分鐘)
物質
反應形式
反應器官
舉例
無機物
反應特性
物質
巖石風化
低等生物
刺激感應性
細胞膜
葵花向日
高等動物
感覺、心理
大腦
警犬緝毒
人
意識
人腦
蘋果與萬有引力
我們都知道在自然界里,一切物質,不論是有沒有生命的,都會有一些反應特性,比方說,像鐵會生銹,巖石會風化,水滴石穿。還有低等生物會對外界的刺激所作出的應激反應,,向日葵會向著太陽轉,含羞草被碰到之后就會把葉子收起來,還有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它們和意識是什么關系?沒有這些反應特性和反應形式,意識能不能產生呢?
給5分鐘時間分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從反應特性到生物的反應形式,到動物的感覺、心理,再到人類意識的產生,這是一個生物進化發展的過程,沒有前面的環節,那么后面的環節就不會有了。換句話說,前面的環節是后面環節產生的前提和基礎。所以,一切物質都具有的反應特性是人類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而生物的反應形式,包括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和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是人類意識產生的前提。因此,我們說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