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復習教案
材料三: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1)結合材料一,對大學生的消費結構作出分析。(2)結合材料二、三,分析大學生的消費心理。(3)有針對性地給大學生提出一些消費建議。答案:(1)①飲食消費支出在總消費支出中所占比例很高,這說明大學生的總消費水平不高。②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大學生的收入狀況決定了這種消費結構。大學生的收入不高,絕大多數所需資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2)①存在從眾心理,容易追趕潮流。②存在求異心理,比較注重自己的個性形象,追求品味和檔次。③存在攀比心理,服裝消費向名牌看齊。④存在求實心理,大多數大學生力求“花得值”,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3)①要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盡量在自己和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②要避免盲從,理性消費。要避免跟風隨大溜,要盡量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注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③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解析:本題以大學生消費狀況為背景,考查對消費心理和正確消費觀的理解。第(1)問,要根據對消費結構含義的理解,對材料一作出分析。第(2)問,細讀二則材料,分析出種種消費心理。第(3)問,針對種種消費心理,調動正確消費觀的內容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