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消費權》教案(通用2篇)
《維護消費權》教案 篇1
新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
1、了解憲法和法律對公民權利和義務的規定,能夠正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2、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3、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為消費者的權利。
計劃課時數:2個課時。
第1課時 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一、導入揭題
不久前有一個人在商貿街130元錢買了一條休閑褲,同周后用水一洗就破了一個小洞,這個人就到服裝店要求老板給予調換,卻遭老板拒絕,這個顧客就掏出手機,毫不猶豫地拔打了一個電話,請同學們說說
這個顧客打的會是哪一個電話號碼?
他想干什么?
從而導入主題“維護消費權。”(板書)
二、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本法律。
2、了解我國消費者享有的主要權利及其包括的內容。
3、認識消費者的正當權益是受國家保護的,增強消費者的權利意識,會判斷生活中消費權是否被侵犯的行為。
教學重點:消費者的主要權利及其內容。
教學難點:增強消費者的權利意識,會判斷生活中消費權是否被侵權的行為。
教學準備:消費事例,資料圖片收集,小黑板,堂清訓練。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展示
㈠學習“探索園”,初步感知。
請同學們自學“探索園”p64“情景研討”,然后小組討論交流,完成下面的問題:
1、上述情景中消費者的哪些合法權益受到了損害?
2、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你知道消費者還有哪些合法權益?
㈡請同學們自學“法律導航”p66第一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思考下列問題:
1、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本法律是什么?
2、我國消費者依法享有哪些合法權益。
㈢深度引導,實現能力,情感目標。
材料分析:話說有些學生家長到外地去旅游,在某地鐵通道內,被幾名婦女無理糾纏,硬要他買幾瓶化妝品回家,他不想買,幾位婦女就出言辱罵,不一會又冒出一小伙子,朝他拳打腳踢,該旅客無奈,只得掏100元錢買了化妝品才得以脫身,回家把化妝品,給妻子用后把一張好的臉給毀了。請分析回答:
1、該學生家長應用哪一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該學生家長及家人哪些消費權受到了侵害?
3、你有過消費權被修害的類似經歷嗎?說出來大家交流。
四、當堂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我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本法律是( )。
a.憲法 b.民法 c.刑法 d.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某郵電局要求顧客發信時必須購買該局的信封、郵票,否則信件不予寄發,該郵局的做法侵犯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 )。
a.知悉真情權 b.自主選擇權
c.依法求償權 d.人格尊嚴、民族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3、某些商品實行“商品售出,根不負責”的做法,侵犯了消費者的( )。
a.自主選擇權 b.公平交易權 c.依法求償權 d.真情知悉權
(二)判斷題
1、我們年齡還小,不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 )。
2、在市場經濟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商品或服務的消費者( )。
五、總結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了一個大致了解,知道了自己作為消費者應該享有的主要權利。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增強了消費的權利意識,學會了判斷生活中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初步樹立維權的意識。
第二課時 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途徑
一、導入揭題
情景導入:學生小紅,真倒霉,才買兩天的隨聲聽就壞了,還不知道商店能不能退換,若不能就把他商店砸了;學生小強:可不是,我才買的圓球筆已寫不出字了,唉!忍了吧!反正筆也值不了幾個錢。問:
1、同學們,這樣的消費現象你遇到過嗎?
2、你覺得學生小紅、小強這樣的維權的方式途徑餒當嗎?
從而導入主題“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途徑”(板書)。
二、學習目標
1、增強消費時的自我保護能力,知道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合法途徑。
2、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懂得依法維護。
教學重點: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合法途徑。
教學難點:增強消費時的自我保護能力,懂得依法維權。
教學準備:事例素材、小黑板、堂清訓練。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展示
㈠學產“探究園”初步感知
請同學們自學課本p65“探究園”活動二“案例研討”,“小吳該怎么辦”自學后探究下面的問題。
1、為什么小吳他買的書退不成?
2、今后,你要從小吳身上吸取的教訓是什么?
3、如果你是小吳,你會怎么做?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教師巡視檢查。
㈡引導學生自學p66課本“法律導航”第二目: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途徑,然后完成下列思考題。
消費者購物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當消費者的權利受到非法侵害時,應通過哪些途徑來解決?
㈢請同學們閱讀p68“慎防消費陷阱”,結合自己的,見聞,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1、在日常消費活動中還存在哪些消費陷阱?
2、消費者應注意哪些問題才不致掉入消費陷阱?
3、若不慎掉入消費陷阱,請你幫助出些金點子,告訴他們該怎么辦?
四、堂清訓練
(一)判斷題:
1、發生消費爭議首先應考慮向法院起訴( )。
2、購買或接受服務時,應注意索取,保留發票或其他有效票據( )。
3、在消費過程中,要有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意識,也要充分運用自己的消費知識和法律知識,保持警惕( )。
(二)目前、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人們的經濟交往愈來愈頻繁,造假、賣假行為也頻繁發生。
1、請舉出至少三例具有普遍性的侵犯消費合法權益的行為?
2、現實生活中買到假貨的消費者,通常會有幾種行動方式?正確的行動方式應是什么?
3、擬幾條建議談談怎樣遏制這些不法行為。
五、總結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知道了我國消費者主要享有的六項權利,知道了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合法途徑,懂得了日常消費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增強了消費時的自我保護能力,提高了依法維權的意識。
《維護消費權》教案 篇2
【分析教材】
本課是粵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第七單元第三課的內容。本課指出消費者的基本權利,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本法律。
【學生分析】
1、針對的問題:八年級學生正是消費大軍中的一員。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應享有的權益受法律保護,卻對國家究竟在哪些方面對消費者的權利做出規定和給予的保護不了解,所以也就不懂得該通過什么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消費權益。
2、學生的需要:從日常生活的角度,認識消費者權利的具體內容,懂得當合法權益受侵犯時應怎樣運用法律武器通過何種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消費者的權利包括哪些具體內容,懂得自己的消費權利受到侵害應大膽地維權,并能運用各種方法,包括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認識到消費者首先應該知法、懂法,提高自己的素質,才可能增強消費時的自我保護能力。
學會自主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夠運用關于消費者的六個基本權利的知識來指導實際消費。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消費者的正當權益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就應該運用法律手段,通過各種法定的渠道和途徑,維護自己的消費者權益。
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展示并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通過教學提高學生學法、懂法、用法的自覺性,并勇于同經濟領域內的違法活動做斗爭。
【教學重點】
1、重點:消費者的基本權利
2、難點: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途徑
【教學方法】
本框采用情境教學法、合作探究教學法,讓學生在預習中搜集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典型案例,討論侵害消費者的哪些權利?
【設計理念】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認為課堂教學不僅要突破知識點,更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學習生活中的法律。在學習過程中,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強化情感體驗。在經濟生活中,每個人都是消費者,都享有消費者的權利,中學生也不例外。
【教學過程】
7.3 維護消費權(板書)
主題詞:消費者 消費者合法權益(板書)
(導入新課)
(以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從小到現在有沒有哪個同學不曾到過商店買過東西的嗎?在這一過程中你的身份是什么?然后問:消費者(顧客)=上帝?
播放qq的特別購物經歷(flash)(簡介:qq因超市虛假廣告“買一送一”的誘導,購買了彩電。購買之后才知道“買一送一”的真正意思是買一臺彩電就將這臺購買的彩電送回家。)
問:在現實生活中,你有沒有類似的不愉快的購物經歷?
讓學生舉例說明(曾經買過假冒偽劣商品嗎?你知不知道你的權利受到了侵害?有沒有想過要索賠?你索賠是否順利?)。進而得出結論:消費者≠上帝。(最后用一句話引入新課教學)當遇到類似情況,消費者是否應該認命?為什么?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新課教學)
設問:1、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本法律是什么?(板書)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我國消費者主要享有哪些權利?(板書)
①安全保障權。
②知悉真情權。
③自主選擇權。
④公平交易權。
⑤依法求償權。
⑥維護尊嚴權。
(這兩個問題要在前面引導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行回答。)
學生回答完后再讓學生通過活動形式把內容融入到生活中遇到的事例中去,通過事例進行分析,最后根據學生的分析作最后總結。
(過渡):在現在生活消費過程中,我們的上述權利是否都得到尊重?回答是否定的。因為在消費過程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侵害的現象時有發生。
接下來請同學們看課本p65的案例研討,我們有請劉ⅹⅹ、梁ⅹⅹ兩位同學上臺表演這段情節。
老板: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過來瞧一瞧、看一看,所有圖書跳樓大甩賣!一律3折優惠。嗨,小朋友(閩南話),過來買本書吧!便宜又好看,來看看吧!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小吳:真的那么便宜嗎?
老板:當然,不惜血本大甩賣,還能不便宜嗎?抓緊機會多買幾本吧!
(小吳把書攤上的書隨手拿起翻看)
小吳:《那小子真帥》,哼,我才帥呢!《惹我你就死定了》,對,千萬別惹我,否則你就死定了。《糖果屋里的小妮子》,好酸噢!咦!《那家伙好拽》,我喜歡。
小吳:老板這本書,多少錢?
老板:原價20元,打3折,6塊。
(小吳此時把錢遞給老板)
小吳:(邊走邊隨手翻開《那家伙好拽》)“又是討犬的周末,真不知道該怎么丁發?!”(再翻一頁)看至沒有什么發見,呆安太哥冬于很失望地說了聲“子了,女了……”。(再翻一頁),我出去力一點事,我云盡量日點回來,……”。什么跟什么呀!
小吳:老板,這書里面太多錯別字,盜版的吧!老板,這……書我還是不要了!你把錢退給我吧。
老板:這是我賣的書嗎?
小吳:不是剛剛才向你買的嗎,你還說什么“跳樓大甩賣”、 “過了這村就沒這個店”。
老板:你有購書憑證嗎?
小吳:什么購書憑證,剛才你可沒有給我購書憑證啊。
老板:對不起,這不是我賣的書。
小吳:這明明就是你賣的書,怎么說不是呢?
老板:你有證據嗎?
小吳:可是,我……
老板:小朋友,不要再可是了,一邊涼快去,別影響我做生意!
小吳:我要撥打“12315”向消費部門投訴你!
老板:你去投訴啊,你盡管去啊!你不要以為我不懂得法啊!你有購書憑證嗎?你憑什么去投訴我啊!
小吳:你……怎么辦,算了吧!我又沒有證據。可是他明明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啊!不行,不能讓他逍遙法外,我就不信投訴不了你,我相信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于是拿起手機撥打“12315”)喂,是消費者協會嗎,我要投訴……
看完這段小品,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小吳買書記》中小吳的遭遇對我們有何啟示?(討論)
提問,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雖然小吳投訴了,但因為他沒有購書憑證,所以維權起來會比較困難,這告誡我們,作為消費者必須具備權利意識。(課本p66-67)
為了避免掉進消費陷阱,我們應有正確的消費意識:
(1) 要注意避免在消費時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傷害;
(2) 要注意商品質量是否可靠、價格是否合理、計量是否準確;(購買或接受服務時,應注意索取、保留發票或其他有效票據。)
(消費警示)
①不要輕信經營者的商業促銷廣告;
②不要被經營者的虛假打折、降價或者有獎銷售的宣傳所誘惑;
③不要輕信經營者的口頭承諾,雙方約定的東西一定要有文字憑證;
④不要輕信經營者的“終身包修”、“終身免費服務”等宣傳;
⑤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無生產日期的三無商品;
⑥不要購買無明碼標價的商品和接受無明碼標價的服務;
⑦不要輕易購買上門推銷的商品和街頭無營業執照的地攤商品;
……
雖然我們提高了警惕,但所謂“客高一尺,商高一丈”,有時消費陷阱是防不勝防的,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犯時,應該怎么辦呢?請同學們為權益受到侵犯的消費者出主意。(討論)
提問,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1)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 請消費者協會調解;
(3) 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 可以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法律訴訟,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本法律,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我國消費者主要享有的權利有:安全保障權;知悉真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維護尊嚴權。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又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維護。
【鞏固新課】
1.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權利是( d )
a、自主選擇權
b、公平交易權
c、依法求償權
d、安全保障權
2、下列情形中屬于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是( c )
①販賣假酒 ②挪用公款
③克扣工人工資 ④強行推銷商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3、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下列情況( c )
①產地、性能、價格 ②用途、等級、生產日期
③商品的成本、降價幅度、降價范圍 ④有效日期、主要成分、售后服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如今部分酒類的外包裝上,也像香煙盒上印有“吸煙有害健康”一樣,出現“過度飲酒,有害健康”、“酒后請勿駕車”等提示。這些溫情話語( b )
a、體現對消費者生命的關懷 b、擴大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c、會影響中國酒類的銷售量 d、是責任意識缺乏的表現
【板書設計】
一、消費者的合法權利
1、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本法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消費者主要享有的權利:
①安全保障權。
②知悉真情權。
③自主選擇權。
④公平交易權。
⑤依法求償權。
⑥維護尊嚴權。
二、維護消費者權益的主要途徑
1、消費者應該具備權利意識
2、維護消費者權益的主要途徑:
①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②請示消費者協會調解;
③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④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⑤向人民法院提起法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