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維護消費權》教學設計(粵教版八年級下冊)
【分析教材】
本課是粵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第七單元第三課的內容。本課指出消費者的基本權利,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本法律。
【學生分析】
1、針對的問題:八年級學生正是消費大軍中的一員。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應享有的權益受法律保護,卻對國家究竟在哪些方面對消費者的權利做出規定和給予的保護不了解,所以也就不懂得該通過什么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消費權益。
2、學生的需要:從日常生活的角度,認識消費者權利的具體內容,懂得當合法權益受侵犯時應怎樣運用法律武器通過何種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消費者的權利包括哪些具體內容,懂得自己的消費權利受到侵害應大膽地維權,并能運用各種方法,包括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認識到消費者首先應該知法、懂法,提高自己的素質,才可能增強消費時的自我保護能力。
學會自主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夠運用關于消費者的六個基本權利的知識來指導實際消費。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消費者的正當權益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就應該運用法律手段,通過各種法定的渠道和途徑,維護自己的消費者權益。
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展示并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通過教學提高學生學法、懂法、用法的自覺性,并勇于同經濟領域內的違法活動做斗爭。
【教學重點】
1、重點:消費者的基本權利
2、難點: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途徑
【教學方法】
本框采用情境教學法、合作探究教學法,讓學生在預習中搜集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典型案例,討論侵害消費者的哪些權利?
【設計理念】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認為課堂教學不僅要突破知識點,更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學習生活中的法律。在學習過程中,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強化情感體驗。在經濟生活中,每個人都是消費者,都享有消費者的權利,中學生也不例外。
【教學過程】
7.3 維護消費權(板書)
主題詞:消費者 消費者合法權益(板書)
(導入新課)
(以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從小到現在有沒有哪個同學不曾到過商店買過東西的嗎?在這一過程中你的身份是什么?然后問:消費者(顧客)=上帝?
播放qq的特別購物經歷(flash)(簡介:qq因超市虛假廣告“買一送一”的誘導,購買了彩電。購買之后才知道“買一送一”的真正意思是買一臺彩電就將這臺購買的彩電送回家。)
問:在現實生活中,你有沒有類似的不愉快的購物經歷?
讓學生舉例說明(曾經買過假冒偽劣商品嗎?你知不知道你的權利受到了侵害?有沒有想過要索賠?你索賠是否順利?)。進而得出結論:消費者≠上帝。(最后用一句話引入新課教學)當遇到類似情況,消費者是否應該認命?為什么?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新課教學)
設問:1、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本法律是什么?(板書)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我國消費者主要享有哪些權利?(板書)
①安全保障權。
②知悉真情權。
③自主選擇權。
④公平交易權。
⑤依法求償權。
⑥維護尊嚴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