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維護消費權》教學設計(粵教版八年級下冊)
(這兩個問題要在前面引導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行回答。)
學生回答完后再讓學生通過活動形式把內容融入到生活中遇到的事例中去,通過事例進行分析,最后根據學生的分析作最后總結。
(過渡):在現在生活消費過程中,我們的上述權利是否都得到尊重?回答是否定的。因為在消費過程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侵害的現象時有發生。
接下來請同學們看課本p65的案例研討,我們有請劉ⅹⅹ、梁ⅹⅹ兩位同學上臺表演這段情節。
老板: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過來瞧一瞧、看一看,所有圖書跳樓大甩賣!一律3折優惠。嗨,小朋友(閩南話),過來買本書吧!便宜又好看,來看看吧!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小吳:真的那么便宜嗎?
老板:當然,不惜血本大甩賣,還能不便宜嗎?抓緊機會多買幾本吧!
(小吳把書攤上的書隨手拿起翻看)
小吳:《那小子真帥》,哼,我才帥呢!《惹我你就死定了》,對,千萬別惹我,否則你就死定了。《糖果屋里的小妮子》,好酸噢!咦!《那家伙好拽》,我喜歡。
小吳:老板這本書,多少錢?
老板:原價20元,打3折,6塊。
(小吳此時把錢遞給老板)
小吳:(邊走邊隨手翻開《那家伙好拽》)“又是討犬的周末,真不知道該怎么丁發?!”(再翻一頁)看至沒有什么發見,呆安太哥冬于很失望地說了聲“子了,女了……”。(再翻一頁),我出去力一點事,我云盡量日點回來,……”。什么跟什么呀!
小吳:老板,這書里面太多錯別字,盜版的吧!老板,這……書我還是不要了!你把錢退給我吧。
老板:這是我賣的書嗎?
小吳:不是剛剛才向你買的嗎,你還說什么“跳樓大甩賣”、 “過了這村就沒這個店”。
老板:你有購書憑證嗎?
小吳:什么購書憑證,剛才你可沒有給我購書憑證啊。
老板:對不起,這不是我賣的書。
小吳:這明明就是你賣的書,怎么說不是呢?
老板:你有證據嗎?
小吳:可是,我……
老板:小朋友,不要再可是了,一邊涼快去,別影響我做生意!
小吳:我要撥打“12315”向消費部門投訴你!
老板:你去投訴啊,你盡管去啊!你不要以為我不懂得法啊!你有購書憑證嗎?你憑什么去投訴我啊!
小吳:你……怎么辦,算了吧!我又沒有證據。可是他明明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啊!不行,不能讓他逍遙法外,我就不信投訴不了你,我相信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于是拿起手機撥打“12315”)喂,是消費者協會嗎,我要投訴……
看完這段小品,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小吳買書記》中小吳的遭遇對我們有何啟示?(討論)
提問,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雖然小吳投訴了,但因為他沒有購書憑證,所以維權起來會比較困難,這告誡我們,作為消費者必須具備權利意識。(課本p66-67)
為了避免掉進消費陷阱,我們應有正確的消費意識:
(1) 要注意避免在消費時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傷害;
(2) 要注意商品質量是否可靠、價格是否合理、計量是否準確;(購買或接受服務時,應注意索取、保留發票或其他有效票據。)
(消費警示)
①不要輕信經營者的商業促銷廣告;
②不要被經營者的虛假打折、降價或者有獎銷售的宣傳所誘惑;
③不要輕信經營者的口頭承諾,雙方約定的東西一定要有文字憑證;
④不要輕信經營者的“終身包修”、“終身免費服務”等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