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理智的消費者》
教學目標:使學生明白自己是一個消費者,理解錢的來之不易,進而感受到合理消費的必要性,意識到要養成合理消費的好習慣;使學生了解目前中學生的維權意識程度,理解維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知道作為消費者有哪些權利,懂得要努力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教學重點:感受到合理消費的必要性;消費者有哪些合法權利
教學難點:意識到要養成合理消費的好習慣;進一步增強維權意識,并努力去做。
教法:設計教學情景、小組合作討論、案例分析、老師講解
學法:學生自學、學生討論
教學內容及設計過程:
一、【小組合作探究】
1、教師出示“通緝令”:
通緝對象:不良消費行為或不良消費習慣;
通緝要求:一一“抓捕”歸案,一個都不能少。
在我們學校的學生當中目前存在有哪些不良的消費行為或習慣呢?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并且把討論結果寫下來,等會兒請同學把討論結果展示展示。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并請同學把討論結果展示出來。
2、學生中幾種典型的不良消費行為,如:
飲食消費——跟著廣告走,零食飲料消費量大;
服裝消費——跟著名牌走;
娛樂消費——跟著新潮走;
人情消費——跟著大人學,請客送禮之風漸行;
網吧消費——越陷越深越迷惘;
3、學生:分組討論
課本54頁:你身邊有類似的現象嗎?你怎樣看待這種消費行為?
小結:這是一種不合理的消費觀念。目前我們的購買力基本上是依賴于父母和家庭,經濟來源絕大多數是父母給的零用錢。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我們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著明顯的變化,中學生的消費結構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許多人在購買商品的動機和目的上出現了明顯的差異。一味盲目攀比、追求名牌、過度消費會加重家庭負擔,也容易養成奢侈浪費的不良習慣,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長。所以
一、要學會合理消費(板書)
4、 消費心理測試: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54趣味測試,看看自己屬于哪種消費心理。
學生:看測試題,針對自己的消費習慣,了解自己的消費心理。
教師:同學們的消費還是比較理性的,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陳曉在XX年6月份的消費清單,看看陳曉的消費情況
5、學案分析:學以致用:陳曉XX年6月份消費清單的一部分:
9月1日:學習文具、輔導書18元
9月10日:買名牌衣服358元
9月14日:和同學逛街花費80元
9月17日:為班上貧困的同學捐款10元
9月20日:到一家新開的肯德基吃飯68元
9月25日:給同學的生日禮物135元
思考:(1)陳曉的消費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2)你為幫陳曉改掉高消費的習慣提幾條合理化建議。(或中學生消費時要注意些什么?)
學生:分析解決問題。
教師總結:通過對自己的消費心理測試和對陳曉同學的消費行為的分析,我們應該學會合理的消費,注意做到節約適度;安全和健康;同時還要注重精神消費方面的消費。養成節約的觀念和合理的消費方式,做個合理的消費者。
二、依法維護權益:
1、合作探究
多媒體展示案例:每年的3.15晚會上都曝光很多令人吃驚的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事件。今年晚會上也不例外:包治百病的數萬元的睡眠床,夸大功效的還有可能損害身體的堿性水,維權遭拒的惠普電腦的用戶們……(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