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理智的消費者》
(1)上述現象說明什么問題?
總結: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的事情時有發生。為了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國于1993年頒布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公民作為消費者依法享有哪合法權益?(學生自學)
①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②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真實情況的知悉權;③對商品服務的自主選擇權;④公平交易權;⑤依法求償權;⑥人格尊嚴、民族風俗得到尊重的權利
(3)上述案例侵犯了消費者的哪些權利?答: 知悉真情權、公平交易權、人身財產安全權、依法求償權。
2、現身說法:
你或你的親戚朋友買到過假貨嗎?你你或你的親戚朋友是怎樣處理的?
師生互動:
總結:作為消費者當自已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勇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采用以下方法維護①與經營者協商和解;②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③向當地工商行政部門申訴;④或向新聞媒體爆光至使解決。⑤向人民法院起訴
3、學以致用:
多媒體展示案例:小鋒在某家商店里買了一雙自己喜歡的名牌球鞋,回到學校后發現是冒牌貨,心里很生氣,好朋友小明說“去找老板退貨”,小軍說“那家老板太壞了?我們應該找些人去教訓他一頓”,而小鋒“算了,當時我自認倒霉吧,就當花錢一個教訓,下次再不去他那里買就得啦”
(1) 請你分析小鋒的消費行為?
(2) 請問小鋒的什么權益受到侵害?
(3) 請問,你認為小鋒正確處理這件事的態度和方法應該是什么?為什么?
三 總結:讓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收獲(用書面形式寫出)
四、課堂延伸:
《消費對話》
媽媽:今天花了500元買了個“山寨”手機,真劃算。可惜沒發票
爺爺:“山寨”手機?外觀設計、品牌型號都和品牌我的品牌手機一樣呀,我可是花了3000元從專場賣店買的。
爸爸:“山寨”手機雖然外觀設計逼真,價格低廉,可質量是沒保障的。而且嚴重影響品牌手機的生產和銷售。
小紅:哈哈!“山寨”
請問:(1)媽媽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2)你認為品牌手機企業面對這種情況可采取哪些措施?
(3)結合本案談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注意哪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