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一輪復習政治:新課標必修1個人收入與分配
增值稅是以生產經營中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径惵适17%。
增值稅不僅可以避免對同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而且可以防止前一個生產經營環節企業的偷漏稅行為。它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和體現公平競爭,也有利于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
4、人所得稅的含義及征收意義分別是什么?◆◆◆◆◆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一種稅。按應稅項目不同,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實行超額累進稅率,納稅人所得越高,稅率越高,所得越低,稅率越低。
意義: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5、納稅人與負稅人的含義分別是什么?判斷一個經濟單位或個人是否是納稅人的標準是什么?
納稅人是指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負稅人是指最終承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判斷標準:是否取得應稅收入,是否發生應稅行為
注意:納稅人不一定是稅款的實際承擔者,即納稅人不一定就是負稅人。當納稅人所繳的稅款是由自己負擔時,納稅人與負稅人是一致的。當納稅人通過一定的途徑將稅款轉嫁給他人負擔時,納稅人就不是負稅人。在我國現有稅法規定的范圍內,不一定每個公民都是直接的納稅人,但人人都是商品和勞務的消費者,因而都是實際的負稅人,都為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作出了貢獻。
5、我國稅收的性質是什么?在經濟生活中有哪些違反稅法的行為?
性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違法行為:①偷稅;②欠稅(納稅期限);③騙稅(稅收優惠政策,集中在出口退稅);④抗稅(用暴力或威脅)
6、公民怎樣增強“自覺納稅”意識,做一個守法公民?
公民要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