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點解讀:哲學常識【全一冊】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3.學習主次矛盾關系原理,對我們看問題、辦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要善于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其次,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次要矛盾解決得好壞,對主要矛盾的解決也會產生影響。如果把主要矛盾看成是惟一的矛盾,而不用必要的力量去解決次要矛盾,就會陷入形而上學的一點論。總之,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既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明確主攻方向,把握中心和關鍵,防止不分主次,同時又要圍繞中心任務開展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防止單“打一”。
考點14
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內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內部處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
2.二者的聯系:①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但又不能離開矛盾的次要方面而孤立地存在。看不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不能辨別事物的性質。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也有一定的影響,是事物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矛盾的主次方面轉化了,事物的性質也就改變了。
3.矛盾的主次方面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質。
考點15
1.唯物辯證法關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原理,是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哲學依據。
2.所謂兩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種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謂重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著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種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兩點論和重點論是緊密相連的。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離開兩點談重點或離開重點談兩點,都是錯誤的,都是形而上學的“一點論”或均衡論。在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時,只有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住重點和主流。
考點16
1.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事物的變化、發展,既離不開事物的內部矛盾,也離不開事物的外部矛盾。哲學上把事物的內部矛盾叫做內因,把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
2.內因和外因的關系:①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事物的變化發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內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②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離不開外部條件,外因是事物的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它對事物的變化發展起加速或延緩的作用。③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須通過內因,而絕不可能撇開內因單獨地起作用。總之,內外因同時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發展是內困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但內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這就是唯物辯證法關于內因和外因辯證關系的原理。
考點17
1.我們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要堅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觀點。在個人成長過程中,要學會正確地對待內困和外因。首先,要重視內因的作用。其次,不能忽視外因的作用,對周圍環境作 “一分為二 ”的分析。再次,要正確對待機遇。最后,要辯證地對待自己所處的現實條件。